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与仿真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lig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感知网络,由大量规模小,成本低和能力有限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收集局部环境中的信息数据,以无线方式通过单跳或多跳将这些数据传送给基站,由基站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发送给外部网络。在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协议时的主要目标就是最小化网络能耗和最大化网络寿命。分簇就是这样一种技术,它通过将网络中的节点划分成簇来管理网络,从而减少节点能耗和延长网络寿命。本文提出了三个分簇算法来解决现有分簇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这些算法同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这些算法所产生的簇头均匀,分布情况良好,节点能量得到了高效利用,节点间能耗得到了有效均衡,网络性能和寿命也均得到了有效改善。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特点及应用作了概述。第二章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的定义、优势、目标及分类,还介绍了一些典型分簇算法。第三章提出了一个覆盖和能量感知的分布式分簇协议ECDC(Energy and Coverage-awareDistributed Clustering),该算法针对不同实际应用中的覆盖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覆盖重要性指标CI。具备较高能量和较低覆盖重要性的节点更易于被选为簇头和路由节点,从而可以构造出耗能较少且覆盖性能较高的分簇拓扑。第四章分析了现存非均匀分簇算法的常规方法及其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布式非均匀分簇协议IDUC(Improved DistributedUnequal Clustering)。该协议使用一种新的竞争半径来构造大小不等的簇,该竞争半径同时考虑了节点距基站的距离,节点剩余能量以及节点的邻居节点数。协议的簇间路由树同样考虑了这些参数,以进一步均衡簇头间的能耗。第五章针对节点随机分布且能量异构的WSNs提出了一个比较新颖的分簇协议LECP-CP(Local Energy Consumption Predictionbased Clustering Protocol),其中设计了新的簇头竞选算法,即利用提前预知的节点局部能耗率作为节点竞选簇头的参数,通过局部能耗的优化来达到优化网络全局能耗的目标。该协议还为簇的最优半径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计算,并通过分析推导和仿真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第六章总结全文并展望了未来所需做的工作。
其他文献
图像特征检测是解决计算机视觉领域很多问题的基础,包括物体或景象识别,多重图像的3D结构复原,立体空间的一致性查找,还有运动跟踪等。图像局部特征检测是图像特征检测中一个
奶牛识别是奶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对奶牛的识别以人工识别为主,但该方法效率低,且识别结果易受人为因素影响。随着科技发展,电子标签识别也被应用于奶牛识别,但该方法使用成
演化算法是一类启发于自然现象或规律的智能搜索和优化技术的总称。由于其高效的优化性能和巨大的应用潜力,演化算法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有
摘要:随着网络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用户规模急速膨胀,现有网络向下一代互联网升级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分形结构、控制面和传送面分离、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分
覆盖问题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覆盖能力指网络中的传感器对目标对象的覆盖程度,它直接反应了网络的感知服务质量。因此,覆盖能力是衡量一种覆盖算法优劣的首要
访问控制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信息安全技术,其主要目标是阻止未授权用户对敏感机密信息的访问,以及防止合法用户的不当操作对信息系统造成的破坏,本质上是在保证系统中信息的完整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复杂性的不断增加,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其中,蠕虫以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破坏力强等特点已经成为目前互联网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安全威胁之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的特殊子集,被广泛的应用于目标监测,特别是对敏感对象的监测。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我们称感知到目标对象的节点为源节点,由于应用的特殊性,源节点
绝缘故障是变压器的主要故障类型之一,而局部放电的监测或检测则能够反映变压器的绝缘状态。研究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对其进行放电模式识别的判别分析,对于及时发现变压器的潜在故障、防止变压器的故障发展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依据局部放电产生的原理、特点,根据变压器常见的四种局部放电模式,搭建了变压器局部放电的实验系统,包括测量系统、传输系统和实验系统的原理图和接线图,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现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驱动的信息化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促进了金融服务信息化的发展。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大和需求的不断更新,金融服务行业需要建立一种可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