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以商洛市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农民居住生活的载体。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基于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建造更多更好的住房,农民建房占用了大量耕地,使农村居民点用地不断增加,耕地资源不断减少使粮食生产受到威胁,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并侵占耕地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研究较多,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城市,这些城市已经经历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迅速扩张的阶段。而对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小城市的研究较少,这些城市发展缓慢,农村居民点用地正处于迅速扩张阶段,对这些城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因素的研究可以找出其变化驱动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占用耕地资源,缓解用地矛盾。   本文选取商洛市为研究区域,分析商洛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和1999年至2007年间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运用DPS软件对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值进行预测,得出以下结论:   商洛市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为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27808.53公顷。2007年商洛市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135.24平方米/人,符合国家关于北方农村人均建设用地不能超过150平方米的规定。但在各个区县中,商州区和洛南县的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超过了150平方米。   商洛市1999年至2007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除了2004年减少外,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商洛市各区县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在1999年至2007年期间变化情况不同,与1999年相比,至2007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减少的区县为商南县和山阳县,其余区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均增加。商州区、洛南县、山阳县的土地利用相对变化面积百分比绝对值较大,在商洛市全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面积变化中占主要地位。   1999年至2007年商洛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力为商洛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和农村户数的变化。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商洛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发生了变化。   通过预测分析得出商洛市未来农村居民点用地将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加将侵占更多的耕地资源,根据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建议采取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农村土地管理来遏制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侵占耕地,并通过土地整理工作充分挖掘存量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增加有效的土地资源。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作为投资基金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全球得到蓬勃发展,是一国支持和发展本国经济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无论在企业还是市场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发展前景  一、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基本概况  (1)私募股权基金概念。私募股权基金一般是指从事私人股权(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受
产品的可靠性分析中,基于退化数据的可靠性分析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寿命可靠性评估是以产品的失效时间为基础,然而,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高可靠、长寿命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小企业也在飞速发展,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企业板的设立为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的中小企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源自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和利益相关者权力的兴起而兴起的一种理论。国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文献主题多集中于企业社会责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