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研究水杨酸钠对耳鸣小鼠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的影响,探讨水杨酸钠诱导耳鸣的发病机制。
方法:
C57BL/6J小鼠每日水杨酸钠(350mg/kg)进行腹腔注射10天,取不同的时间点为实验组,同时间点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对照,同时对小鼠进行行为学监测筛选最适条件刺激及给药后的假阳性反应和阳性反应率。使用免疫荧光双标法对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前膜RIBEYE蛋白和突触后膜GluR2&3蛋白进行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运用3Dmax8.0软件对带状突触进行三维建模及重构,并观察带状突触形态和计算其数量。
结果:
在小鼠行为学监测中,最适条件刺激为10 kHz和60 dB SPL。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在3d、5d、7d、8d、9d和10d组的假阳性反应显著增高(P<0.01),但阳性反应率呈轻度下降(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的膜结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1d、3d、5d及8d的带状突触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7d的带状突触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实验组9d和10d的带状突触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1)。
结论:
水杨酸钠(350mg/kg)作用10d,小鼠有耳鸣发生,耳蜗内毛细胞的带状突触数量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这种数量变化可能与水杨酸钠致耳鸣的发病机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