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茶粉对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肉制品的需求正由“满足数量”向“注重品质”发生转变。在畜牧生产过程中,除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外,改善肉品质及营养水平也是重要的目标之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同时,由于传统饲粮原料的短缺,“人畜争粮”现象愈发严重。大量研究证明茶叶中的各类功能性物质(茶多酚、茶多糖及各类氨基酸等)有助于促进动物生长、改善机体抗氧化水平及肉品质。基于此,本研究以开发茶叶加工副产物作为一种非常规饲料资源为出发点,探究在藏巴猪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茶粉对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一(消化试验),选取12头健康的藏巴猪,平均体重为20±2 kg,随机分为2组(n=6),对照组饲喂全价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含20%茶粉的试验饲粮。利用消化试验方法,结合茶粉的营养组成及水平,计算猪对于茶粉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茶粉总能(GE)、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钙(Ca)、磷(P)分别为14.01 MJ/kg、23.5%、3.91%、10.74%、0.79%、0.58%,猪对于上述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3.56%、80.11%、34.91%、40.35%、74.23%、35.76%,可消化营养成分分别为10.31MJ/kg、18.82%、1.36%、4.33%、0.59%、0.21%。试验二(饲养试验),选取120头健康的藏巴猪,平均初始体重为20±2 kg,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5组(n=24),每组6个重复(栏),每个重复4头猪。不同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基础饲粮或1%、2%、4%、6%茶粉的全价饲粮,试验期为60 d。饲养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10头猪屠宰,测定其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水平等指标。结果显示:(1)生产性能与肉品质: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茶粉不影响藏巴猪的生长性能(P>0.05),且添加量达到6%时会显著降低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在不影响屠宰率的前提下(P>0.05),添加茶粉有助于降低背膘厚、板油重及脂肪率(P<0.05),并提高瘦肉率(P<0.05);茶粉添加对肌内脂肪(IMF)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可显著提高肌肉蛋白质水平(P<0.05);(2)肌肉营养成分:添加茶粉可显著提高肌肉中总氨基酸(TAA)及总必需氨基酸(EAA)的含量(P<0.05),但对总风味氨基酸(FA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在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中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改善了C20:5n3含量(P<0.05);(3)血液生化指标与抗氧化水平:添加茶粉可显著提高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肪酶(LIPC)的含量(P<0.05),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P<0.05),同时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数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茶粉有助于提高藏巴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并改善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且茶粉的最适添加量为4%。
其他文献
陈皮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黄酮中所含的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lated Flavones,PMFS)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从陈皮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川陈皮素(Nobiletin),由于其自身结构十分独特,脂溶性大,导致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利用率低,降低了陈皮的药用或食用价值,影响了其作为开发功能性食品或保健食品的潜力。因此本论文先采用
碳纤维树脂具有比材料强度高、比模量大、耐能在高温、耐湿度严格控制的高温条件下,经过浸渍连续使用碳纤维聚酯纤维或其他织物后而制成的耐腐蚀、导热性和导电性好、热辐射膨胀振动系数小、x光和射线微波穿透性好的树脂构成基体与纤维增强体的主要组合物,它是其作为材料的主要基础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同时,它还兼具碳纤维材料的固有特性及纺织用碳纤维,它的一些特殊性质将直接将其带入新的纤维材料中,材料柔软具有可塑和编织性
橘皮汤首载于《金匮要略》,是汉代医圣张仲景创制的中药经典名方,其主要由橘皮、生姜两味药组成,因药物组成简单、取材方便、不良反应小而应用广泛。主要功用行滞、止呕。目前对橘皮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姜、陈皮及其组方的药物动力学和临床降逆止呕方面。而橘皮汤的主要影响吸收途径是通过人体的消化道发挥作用,而橘皮汤对胃肠道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基于比利时根特大学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模拟装置(Simulator
镉污染问题是我国农业环境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广阔的南方水稻种植区,稻田土壤和稻米镉超标现象严重,因此对镉污染农田进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镉污染土壤防治中,考虑到我国人口数量大,粮食问题突出,无法进行大规模的休耕而进行土壤修复,因此边生产边治理的模式成为首选。利用农艺调控措施,可以实现在镉超标农田中安全生产粮食,越来越成为重金属污染区主要治理方式。本文主要采用功能性肥料作为调理剂调控镉污染土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物质生活和自然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对居住区的景观绿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国内大部分居住区公共绿地却都是简单的植物造景,缺少人性化的设计,缺少归属感。都市园艺的出现和发展为当今社会改善居住区活动绿地环境提供了解决方向,本文基于居住区居民心理情感需求和都市园艺景观营造的关系,探索都市园艺融入居住区活动绿地景观的科学体系方法,研究都
多熟制种植模式在我国南方稻区,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南方双季稻为基础,通过冬闲季种植马铃薯、油菜、萝卜、紫云英、黑麦草,形成:早稻-晚稻-马铃薯(稻稻薯)、早稻-晚稻-油菜(稻稻油)、早稻-晚稻-萝卜(稻稻卜)、早稻-晚稻-紫云英(稻稻肥)、早稻-晚稻-黑麦草(稻稻草)5种不同多熟制种植模式,并以早稻-晚稻-空闲(稻稻闲)为对照,研究分析不同稻田种植
湖南主要稻作烟叶产区由于长期采用人畜力以及小型铧氏犁翻耕的耕作方式,导致植烟土壤的耕层变薄,犁底层增厚,土壤结构变差,同时由于连年实行单一的烟稻轮作的种植方式,使得稻作烟区土壤养分逐渐失衡,土壤质量下降,本研究致力于从优化耕作技术和碳短板补齐的角度解决上述问题。粉垄与传统翻耕方式相比可以形成全碎全松的耕层土壤,能有效加深土壤耕层深度,扩建土壤的养分库和耕地水库,使土壤的耕性得到提高,而单一的粉垄处
为有效解决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为草毯生产提供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基质。本试验试验采用城市污泥、沙子、粉煤灰为主要材料,采用不同基质配方处理,通过测定基质理化性质指标和其对草毯质量的影响,筛选出高羊茅草毯的最佳基质配方,并研究不同播种量和基质厚度对高羊茅草毯生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污泥基质配方对草毯质量的影响(1)不同基质配方处理的物理性状:各处理的容重在1.13g/cm~3~1.3
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具有调节免疫、延缓衰老、防癌、减肥等功效。为了充分发挥茶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延伸茶业产业链,人们热衷于将抹茶粉作为原料,制成种类丰富的含茶食品。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被称作“淀粉之王”。木薯淀粉在食品工业中常替代一部分面粉制作烘焙食品,不仅可以丰富食品口感,而且可以降低成本。传统马芬属于重油蛋糕类烘焙食品,因其色味俱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传统马芬不利于现代人的膳食
粒形性状是少数同时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状。项目组前期以大粒籼稻品种特大籼为供体亲本和小粒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NPB)为轮回亲本构建的遗传群体,将控制水稻粒形的基因GS2.1精细定位在水稻第2染色体分子标记2M-7-1~2M-9约160.6kb的区间内。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遗传互补实验,以及稻瘟病抗性鉴定,验证了GS2.1的功能,对于解析水稻籽粒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