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扶木汤对Wilson病肝纤维化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TX小鼠肝纤维化的Western blot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v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对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肝豆扶木汤(GDFMT)对WD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功能、血清铜蓝蛋白、铜氧化酶、血清铜及24h尿铜等的影响,评价GDFMT治疗WD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GDFMT治疗WD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2)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GDFMT在不同药物浓度、不同治疗时间对WD模型TX小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证实GDFMT对WD模型TX小鼠肝纤维化具有逆转作用,阐明GDFMT对WD模型TX小鼠肝纤维化逆转作用的分子机制;为提供逆转WD肝纤维化有效组方。方法:临床部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WD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GDFMT组)30例,对照组(扶正化瘀胶囊组)30例。治疗组予以GDFMT,对照组予以扶正化瘀胶囊,基础治疗2组均予以DMPS驱铜治疗,6天予以静脉排铜,间歇2天予以补钙,1疗程为8天,共计4疗程。对比WD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血清HA、LN、PC-Ⅲ、C-IV)、肝功能(ALT、AST、TP、ALB)、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氧化酶及24h尿铜等指标变化。实验部分:144只TX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青霉胺组、丹参组、GDFMT低剂量组、GDFMT中剂量组、GDFMT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DL小鼠24只。共7组。(1)采用竞争性放免分析法检测血清HA、LN、PC-Ⅲ、C-IV含量;(2)采用赖氏法检测血清ALT、AST,考马斯亮兰法检测血清TP、溴甲酚绿法检测血清ALB;(3)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TGF-β1、TβRⅠ、TβRⅡ、Smad2、smad3、smad4、smad7蛋白的含量。结果:(1)临床部分:1)临床总疗效: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dmps联合gdfmt临床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dmps加扶正化瘀胶囊组。2)中医证候积分值: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值无差异(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后组间对比,治疗组积分值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3)血清ha、ln、pc-Ⅲ、c-iv:治疗前,2组ha、ln、c-iv、pc-Ⅲ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较治疗前ha、ln、c-iv、pc-Ⅲ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有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肝豆扶木汤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4)肝功能:2组治疗前血清alt、ast、tp、alb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alt、ast显著下降,tp、alb显著升高,表明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肝功能指标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p、alb)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血清铜蓝蛋白、铜氧化酶及血清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铜蓝蛋白、铜氧化酶及血清铜治疗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2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肝豆扶木汤对wd患者上述三项指标均无明显影响。6)24h尿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24h尿铜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每疗程末治疗组24h尿铜均明显高于对应的对照组(p<0.01)。提示肝豆扶木汤能显著提高wd患者的排铜量。7)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肾功能:2组wd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变化。(2)实验部分:1)血清ha、ln、pc-Ⅲ、c-iv含量:(1)与对应的正常组2周、4周、6周组比较,模型组tx小鼠血清ha、ln、pcⅢ、c-iv含量明显升高(p<0.01),提示wd模型tx小鼠存在明显肝脏损害。(2)与对应的模型组2周、4周、6周比较,gdfmt高、中剂量组、丹参组和青霉胺组各组ha、ln、pc-Ⅲ、c-iv均明显下降(p<0.05,p<0.01),gdfmt2周血清ha、ln、pc-Ⅲ、c-iv虽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应的丹参组2周、4周、6周各组比较,gdfmt高、低剂量组各组血清ha、ln、pc-Ⅲ、c-iv与丹参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gdfmt中剂量组各组与丹参组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青霉胺组2周、4周、6周比较,gdfmt高、中剂量组各组较对应的青霉胺组ha、ln、pc-Ⅲ、c-iv明显降低(p<0.05,p<0.01)。(5)gdfmt高剂量组2周、4周、6周组与对应的中、低剂量组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6)对应的gdfmt2周高、中、低剂量组比较,4周各组血清ha、ln、pc-Ⅲ、c-iv均明显降低(p<0.05)。(7)与对应的gdfmt4周高、中、低剂量各组比较,6周各组血清ha、ln、pc-Ⅲ、c-iv均显著降低(p<0.05)。2)血清ast、alt活力:(1)与对应的正常组2周、4周、6周组比较,模型组tx小鼠血清alt、ast活力明显升高(p<0.01),提示wd模型tx小鼠存在明显肝脏损害。(2)与对应的模型组2周、4周、6周比较,gdfmt高、中、低剂量组、丹参组和青霉胺组各组alt、ast均下降(p<0.05,p<0.01)。(3)与对应的丹参组2周、4周、6周比较,gdfmt高剂量组各组血清alt、ast活力均较对应的丹参组明显降低(p<0.05);gdfmt中剂量组各组与对应的丹参组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应的青霉胺组2周、4周、6周比较,gdfmt高、中剂量组各组与青霉胺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gdfmt低剂量组各组与对应的青霉胺组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gdfmt高剂量组2周、4周、6周组与对应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6)与对应的gdfmt2周高、中、低剂量组比较,gdfmt4周各组血清alt、ast活力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与对应的gdfmt4周高、中、低剂量组比较,gdfmt6周各组血清alt、ast活力均明显降低(p<0.05)。3)血清tp、alb含量:(1)与对应的正常组2周、4周、6周组比较,模型组tx小鼠血清tp、alb含量明显降低(p<0.01),提示wd模型tx小鼠肝脏合成蛋白能力下降,存在明显肝脏损害现象。(2)与对应的模型组2周、4周、6周比较,gdfmt高、中剂量组和丹参组各组tp、alb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gdfmt低剂量组与青霉胺组2周的tp、alb含量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应的丹参组2周、4周、6周比较,gdfmt高剂量组各组血清tp、alb含量均较对应的丹参组各组明显升高(p<0.01);gdfmt中剂量组各组与对应的丹参组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应的青霉胺组2周、4周、6周比较,gdfmt高剂量组、中剂量组2周、4周、6周较对应的青霉胺组tp、alb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p<0.05)。(5)gdfmt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6)与对应的gdfmt2周高、中、低剂量组比较,gdfmt4周各组血清tp、alb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7)与对应的gdfmt4周高、中、低剂量组比较,gdfmt6周各组血清tp、alb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4)tgf-β1、tβrⅠ、tβrⅡ、smad2、smad3、smad4、smad7蛋白表达:(1)与对应的正常组2周、4周、6周比较,模型组各组的tgf-β1、tβrⅠ、tβrⅡ、smad2、smad3、smad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mad7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提示wd模型tx小鼠存在明显肝纤维化。(2)与对应的模型组2周、4周、6周比较,gdfmt高、中、低剂量组、丹参组和青霉胺组各组tgf-β1、tβrⅠ、tβrⅡ、smad2、smad3、smad4蛋白表达均减少,smad7蛋白表达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丹参组2周、4周、6周与对应的gdfmt高、低剂量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组2周、4周、6周与对应的gdfmt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青霉胺组2周、4周、6周与对应的gdfmt高、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青霉胺组2周、4周、6周与对应的gdfmt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gdfmt高剂量组2周、4周、6周与对应的gdfmt中、低剂量组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6)与对应的gdfmt2周高、中、低剂量组比较,tgf-β1、tβrⅠ、tβrⅡ、smad2、smad3、smad4在gdfmt4周各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smad7蛋白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p<0.01)。(7)与对应的gdfmt4周高、中、低剂量组比较,TGF-β1、TβRⅠ、TβRⅡ、Smad2、Smad3、Smad4在GDFMT 6周各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Smad7蛋白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1)GDFMT能够有效地改善WD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肝功能(ALT、AST、TP、ALB),增加24h尿铜的排泄。(2)GDFMT能够有效地降低WD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HA、LN、PC-III、C-IV),从而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3)GDFMT能够有效地改善WD模型TX小鼠的肝功能;且能降低TX小鼠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C-III、C-IV),说明GDFMT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且呈量效-时效依赖性。(4)GDFMT能够调控TGF-β1及Smads蛋白表达,从而抑制TGF-β1/Smad信号传导的激活,阻止了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且对TGF-β1/Smad信号传导的调控呈量效-时效依赖性。
其他文献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一部分,是高职院校教学的核心工作.本文就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设置,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模式改进和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制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宫颈电环切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12月本院确诊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2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抗生素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
本文从探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出发,根据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探寻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并尝试着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
目的探讨第八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乳腺癌预后分期Ⅰ-Ⅲ期与肿物BI⁃RADS分类超声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343例根据AJCC第八版乳腺癌预后分期为Ⅰ-Ⅲ期的乳腺癌患者共386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一切探究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性问题具有挑战性、针对性、层次性、广泛性等特点.在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发认知
"行动导向法"是由多种教学技术、手段、方法有机结合而成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模式。《中药制剂分析》课是中药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关系到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质量,文章通过对高端技能型人才剖析,并分析动漫设计与制作这一新专业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存在的问题,对照台湾高等技职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联合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C)检测在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联合免疫比浊法对入选47例过敏性紫癜、11例
当今时代网络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前所未有的影响。高校学生处于知识学习和思想转变的特殊时期,网络对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如何弊害就利,有效利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