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而麦蚜是其主要的害虫,尤其以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危害最为严重。麦蚜既可以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小麦汁液,分泌蜜露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还可以传播多种小麦病毒,对小麦产量及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传统的防治方法以化学防治为主,对环境、生态平衡以及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致使生物防治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化学信息素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可持续的蚜虫防治新策略。植物受到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为害后,通过水杨酸途径进行自我防御反应,而水杨酸甲酯作为一种重要的麦蚜诱导的信号化合物,在蚜虫防治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它可以直接作用于植物,增强植物体抗性;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趋避蚜虫、飞虱等害虫;此外,还可以吸引草蛉、瓢虫等天敌,从而间接防治害虫。但水杨酸甲酯的释放时间较短,为了使化学信息素得到更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实验通过利用水杨酸甲酯结合海藻酸钠,通过脱水收缩作用研制出了水杨酸甲酯缓释制剂,并对其缓释效率进行了室内测定,同时通过大田实验评价了该缓释剂对麦蚜的生态效应。主要测定结果如下:1水杨酸甲酯缓释剂的室内缓释效率通过室内挥发量测定试验发现,该缓释制剂能显著地延长水杨酸甲酯的释放时间,单纯的水杨酸甲酯释放4 d后释放完全,而不同含量的水杨酸甲酯海藻球的释放能超过9 d以上。当环境的相对湿度从60%上升到75%以上时,缓释效率降低。缓释剂水杨酸甲酯的释放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相对湿度和温度均能影响缓释剂的缓释效率。2水杨酸甲酯缓释球对麦蚜种群数量的影响在大田实验中,不同水杨酸甲酯海藻球处理对无翅蚜和有翅蚜均存在极显著性影响(无翅蚜:P<0.01,有翅蚜:P<0.01),水杨酸甲酯小球处理能显著降低麦蚜的种群数量。而距离对有翅蚜和无翅蚜没有显著影响(无翅蚜:P=0.137,有翅蚜:P=0.628),且处理和距离的交互作用对有翅蚜和无翅蚜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翅蚜:P=0.15,无翅蚜:P=0.137)。3水杨酸甲酯缓释球对麦蚜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不同的水杨酸甲酯海藻球处理均能显著性提高小麦植株上僵蚜(F=5.442,P=0.045)和瓢虫(F=31.857,P=0.01)的种群数量,还能显著性提高黄盆中瓢虫(F=33.379,P=0.00)、食蚜蝇(F=13.544,P=0.00)的种群数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水杨酸甲酯缓释剂具有缓释效果,缓释剂对麦蚜及其天敌的种群数量都有影响。该缓释制剂能显著降低麦蚜的种群数量,草蛉、蚜茧蜂、异色瓢虫等优势天敌的种群数量和僵蚜率都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