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与企业发展——漠河金矿个案研究(1888—1911年)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ilsw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漠河金矿二十三年的兴衰为行文主线,以漠河金矿的制度建设为研究重点,围绕漠河金矿在不同时期的制度建设以及企业同期的经营发展状况,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揭示制度建设在漠河金矿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结合漠河金矿在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尝试分析、总结漠河金矿制度建设的制约因素;在分析探讨制度建设对漠河金矿发展的特殊作用以及企业制度建设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制度、人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本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导论。对本文的研究课题进行学术史回顾,概述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理论方法以及研究本课题的主要资料情况,并对文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做出简单界定。 第二章是甲午战前企业制度思想及其实践概述。概述甲午战前人们关于近代新式企业创立方式和原则、企业资本筹集以及企业的治理和监管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展现漠河金矿进行制度建设的客观环境。 第三章是制度建设与漠河金矿前期的发展(1888-1896年)。具体介绍漠河金矿前期的制度建设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运用制度理论分析制度建设对漠河金矿前期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是制度废弛与漠河金矿的衰落(1896-1911年)。概述漠河矿案和庚子之变下的漠河金矿以及动荡期漠河金矿制度建设的废弛,分析漠河金矿衰落的原因。 第五章是漠河金矿制度建设的制约因素。从制度环境的约束、制度供给的不足以及企业家能力差异三个层次,论述漠河金矿制度建设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制度在经济增长特别是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第六章结语,对本文进行总结。认为:制度建设在漠河金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制度、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可妄下结论,应结合具体个案具体分析。
其他文献
山东,位居黄河下游华北平原东部,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省区之一。山东北界直隶,南临江苏。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山东成为连接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必经孔道,并塑造了山东城市不同的特
学位
介绍了俄罗斯铁路客车悬挂装置的发展,提出新型主动悬挂系统。采用该系统可使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至少减小15%~20%,明显改善运行品质。 The development of Russian railway p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巴蜀城市的发展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早在距今4500多年前,巴蜀地区的成都平原就出现了早期古城群。
学位
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1912-1928),新疆存在诸多不稳定的因素:面临俄国、外蒙的入侵以及俄国内战的冲击;阿尔泰、伊犁、塔城处于分治状态;新疆内部存在官民矛盾及流民问题;土耳其泛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