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居建筑是居住生活的重要内容。政权更替、体制转换、经济兴衰,都直接或间接的制约着民居住宅类型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开始了风雷激荡、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民居建筑较之其它社会生活的变迁相对迟缓些,但在悄然间,它已步入了近代化的历程,而发生实质性近代化变革的时期却是在民国时期,它是当时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体制变化的必然发展过程。通过对民国居宅状况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体会民国时期政治、经济、人文等必经的过程。本文重点阐述了民国居宅近代化变革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条途径是以中国传统住宅为基础适应新的要求,逐步向近代化住宅改进的过程;另一条途径是直接引进西方住宅模式,结合中国的生活方式和现实条件形成新的住宅风格。针对这两种不同的途径,文章分别论述了传统居宅的改进和新型居宅建筑风格的出现。居宅类型的多样性是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面貌的反映,本文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居住状况的论述,剖析了民国居宅变革的原因,并进一步更深层次的探讨变革形成的社会背景,文章最后概括了民国居宅变革的特征,旨在进一步探索民居发展规律和居住生活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