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白球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ia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以往研究发现,大脑皮层SmI区——尾核——丘脑束旁核(parafascicularnucleus,Pf)通路可能在针刺镇痛中发挥重要作用.尾核虽有直接向Pf投射的神经纤维,但更多的是经苍白球(globuspallidus,GP)向丘脑进行纤维投射.GP是基底神经节的主要传出核团,可分为内侧部(GPi)与外侧部(GPe).最近发现,GP在痛觉的调制中发挥重要作用.GP是否参与针刺镇痛?作为构成纹状体与丘脑间联系的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重要环节——GPe和GPi在针刺镇痛中是否起着不同的作用?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互关系?其作用机制如何?这些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但至今尚未见到任何报道.该实验拟从行为学、电生理学、免疫组织化学三个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该实验得出如下结论:1.GP参与针刺镇痛及兴奋尾核镇痛;2.GPi参与兴奋GPe对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抑制作用;3.针刺与兴奋尾核可能通过抑制GPe神经元活动,兴奋GPi神经元的活动从而产生镇痛作用;4.电针可能通过兴奋尾核神经元,调整GP神经元的活动,抑制Pf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从而产生镇痛作用,其中GPi中GABA与P物质含量的变化可能与针刺镇痛有关.
其他文献
在分析现存点云处理方法的特性后,通过改进三角网构网算法的算法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分割的分块优先级机制的三角网表面重建算法,用于重构树冠表面,实现树冠体积的准确提
该实验研究内毒素(Endotoxin,ET)、细胞因子(Cytokine,CK)、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s,OFR)、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等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急性肺损伤(ALI)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