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调查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的依从性,探讨影响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并评价动机性访谈干预模式对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性。研究方法1.回顾性选择145例初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首次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的老年男性患者,调查其服药1年的依从性。根据药物占有率(MPR)不同分为依从性好组(MPR≥80%)和依从性差组(MPR<80%),比较两组差异,分析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2.调查46例初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首次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的老年男性患者,根据就诊时间段不同将其分为两组,2011年7月-10月就诊的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10月-2012年1月就诊的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用药宣教、发放骨质疏松症知识手册及服药画册;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定期给予为期12个月一对一的为时10分钟到30分钟的动机性访谈。分别比较12个月期间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干预前后两组间和组内患者服药依从信心、服药依从意愿和服药相关信念情况、干预前后两组间和组内患者股骨颈和腰椎(L2-L4)骨密度情况、两组患者12个月内骨折的发生情况。研究结果1.获得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资料缺失。139例患者中依从性好者32例(23.02%),依从性差者107例(76.9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痛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无人提醒服药、担心药物副作用、服药种类大于7种和不清楚远期疗效为降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2.46例患者中对照组23例、干预组23例。(1)12个月中干预组患者的MPR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信心、服药依从意愿及服药相关信念得分在接受干预12个月后比同期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干预12个月后服药依从信心、服药依从意愿及服药相关信念得分与干预前相比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干预12个月后服药依从信心、服药依从意愿及服药相关信念得分与干预前相比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组患者接受干预后股骨颈及腰椎(L2-L4)骨密度结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组患者接受干预后股骨颈及腰椎(L2-L4)骨密度结果比干预前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在12个月内均未新发骨折。结论1.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的依从性差;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有:骨痛;降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有:无人提醒用药、担心药物副作用、服药种类大于7种、不清楚远期疗效。2.在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的这一人群中开展一对一的动机性访谈是必要的,它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信心、服药依从意愿和服药相关信念,从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同时坚持服药使患者的骨密度增加,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提高,因此可以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