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UDDI的服务发现和服务协商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31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eb服务是一种新兴的分布式计算模式,它可以在网络上被描述、发布、查找和调用,由此而形成了应用程序在Web上实现互操作的一套标准。随着Web服务应用的不断拓展,网络上的服务信息资源日趋丰富。与此同时,众多具有相似功能的Web服务严重困扰着服务请求者。如何从功能属性相似而非功能属性不同的众多服务中快速有效地选择最能符合用户个性化需求的Web服务是研究者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以Web服务为研究对象,利用协商理论,结合UDDI的运行环境,将服务的QoS作为区分和评价功能相同或相似Web服务的标准,以协商的方式确定议题的取值区间,研究与分析面向UDDI的服务发现和服务协商。本文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QoS的服务发现过程。针对多个服务提供方提供相似的Web服务状况,在功能属性服务发现的研究基础上,通过FCM聚类将用户的QoS需求和Web服务资源的QoS信息进行合并聚类,之后在已有分类的基础上,对同类中的聚类对象排序,利用排序结果做出是否协商的决定,以满足用户按需服务发现。本文构建了一种可保证服务可用性的服务发现模型。作为服务协商对象的Web服务,服务的可用性对协商结果的意义重大。为了确保服务的可用性,本文利用轮询算法定期轮流对Web服务进行可用性度量,以判断UDDI的可用率。当其可用率降到预警值时能够立即更改轮询周期,提高对可用性的监控。通过对UDDI服务可用性的评估有效地保证了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服务请求者查找的服务以及UDDI中注册服务的有效性。进而,保障了用户发现服务的可用性。本文构建了基于区间相似度的区间协商模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协商环境的动态性以及QoS属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导致服务供需双方难以用一个确定的实数值来预测和表征QoS属性,而往往只能用一些区间数来体现约束的弹性。基于区间相似度的协商模型利用区间相似度和区间估计制定最优的协商策略,相比其他协商模型更贴近现实。本文设计了面向服务的区间协商算法。区间具有相离、相交和包含三种形式六种序关系,针对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请求者之间的供需信息,设计了区间协商的折中和让步算法,以解决不确定和模糊性议题的区间边界确定问题。通过构建区间协商决策模型,可以有效地避免协商僵局的产生,提高协商成功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