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其反演的风场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7月6日江淮地区暴雨过程中的两个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背景、演变过程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显示两个中尺度对流系统分别为拖尾型系统和平行型系统,拖尾型系统发生于500hPa高空槽前,而平行型系统发生于500hPa高空槽后,对流形成区的大气呈现下暖湿上干冷的特征,拖尾型系统由风场辐合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其反演的风场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7月6日江淮地区暴雨过程中的两个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背景、演变过程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显示两个中尺度对流系统分别为拖尾型系统和平行型系统,拖尾型系统发生于500hPa高空槽前,而平行型系统发生于500hPa高空槽后,对流形成区的大气呈现下暖湿上干冷的特征,拖尾型系统由风场辐合而触发,而平行型系统由小低压触发。拖尾型系统形成前高空低层为湿的中性层结,中层为不稳定层结。而平行型系统形成前高空中低层为不稳定层结,中高层为稳定层结。两个系统成熟期均出现中尺度高压和冷池,拖尾型系统的高压位置超前于冷池,平行型系统高压和冷池两者中心重合。但两个系统都由冷池维持并促进其发展。通过分析反演的三维风场,拖尾型系统低层水平风场主要为垂直于系统走向的相对气流,在中高层出现尾部入流和中尺度的涡旋对。而平行型对流系统从低层到高层均主要为平行于系统走向的相对气流。拖尾型系统成熟期层状云区中上层存在弱的上升运动,下层为下沉运动。平行型系统成熟期层状云区整层均为下沉运动。系统层云区垂直运动与层云的形成方式和尾部入流有密切联系。两个系统成熟期层云位置也有所不同,系统层云的位置与对流云的衰亡以及系统内的相对气流有一定关系。
其他文献
转录因子Oct-4和Sox-2对维持干细胞全能性和自我更新具有关键性调控作用,二者可通过组成异二聚体共同调节胚胎干细胞的基因表达。Oct-4和Sox-2作为胚胎干细胞特异性表达的中心调控物质,直接参与调控ES细胞和胚胎形成早期的相关调控网络。Fox家族的FoxD3转录因子作为Oct-4和Sox-2下游靶基因,也是参与干细胞维持的重要调节因子。通过对Oct-4、Sox-2和FoxD3基因的研究,有助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是一种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是儿童风湿性疾病常见的致命并发症。MAS最常见的原发病是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约10%的SJIA可并发MAS。早期诊断和快速启动免疫抑制是有效治疗MAS的关键。随着对MAS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理解和新疗法的出现,广泛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法正在被"靶向抗细胞因子疗法"所取代。随着对儿童风湿性疾病中MAS早期识别意识的提高,结
采用地面辐射基准站网(BSRN)通用的辐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对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北京上甸子以及青海瓦里关本底站自观测以来的辐射资料进行质量评估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太阳短波辐射观测资料,临安与龙凤山站的最终通过率均可达95%以上,上甸子站的约为71.6%,瓦里关站的则不足50%。太阳跟踪器追踪太阳出现偏差是造成散射辐射与直接辐射数据精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各本底站(瓦里关除外)长波辐射观测资料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青藏高原水汽输送的关键区域,布设于墨脱国家气候观象台的Ka波段毫米波雷达(KaCR)为研究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汽通道入口地区的云降水特征提供了长期连续的观测资料。基于2019年墨脱KaCR的一整年观测资料,首先通过与风云4A(FY-4A)卫星在同一地点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KaCR测量的云顶高度,评估了降水对该云雷达探测云顶高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水汽通道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维持化疗对晚期非鳞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铂类双药一线化疗的128例非鳞NSCLC患者,根据4个周期后是否接受培美曲塞维持化疗分为维持组(57例)和非维持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 两组患者二线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冷流降雪是环渤海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尤以山东半岛最为典型,目前要准确预报强降雪范围、量级和持续时间等仍比较困难。文中选取发生于2010年12月29~31日的一次典型山东半岛冷流暴雪过程,利用观测站降雪量、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雪量、NCEP-FNL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采用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着重研究冷流降雪过程的环流背景、云微物理特征、中小尺度特征和物理影响因子的作用。首先分析冷流暴雪过程
本文利用三维对流云盐粉催化模式,对对流云降水过程进行了盐粉催化模拟研究。模式考虑了盐粉与云中水成物的相互作用。得出了以下结论:对青海个例的模拟研究发现,采用合适的催化方法,可以有效增加降水。在本试验中,当盐粉粒径大小为20μm,在模拟的第10分钟开始分3次播撒,间隔2分钟,可以达到最佳的催化效果,增雨效果达27%。催化次数的增加,会使增雨效果变得不理想。对盐粉粒径做的进一步的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在其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是东亚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降水量变化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2011年1-5月底,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出现4次集中强降水过程,导致长江流域发生旱涝急转。本文利用1980-2011年观测的逐月降水、全国722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和美国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海温资料,以及风云
随着转基因作物研究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可应用的植物来源的启动子。本研究用PCR方法克隆了玉米中损伤诱导基因WIP1的启动子和马铃薯中编码蛋白酶抑制剂II基因PINⅡ的启动子,研究了这两个启动子的功能,以期获得可应用的启动子。研究WIPl启动子功能获得的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GUS酶活测定结果显示WIP1启动子3’端缺失片段wip1231、wip1231A, wip1231C、wip931在转基因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