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经济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改革,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国民资金流动量大幅度增加,为民间借贷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但同时也滋生了违法借贷现象。“套路贷”就是其中的一种,并且日益猖獗,亟待刑法进行规制,以寻求解决措施。笔者尝试为“套路贷”犯罪入刑及规制途径提供思路,文章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7.30网络套路贷”和“套路贷”现实案例“女大学陷套路贷被迫娱乐会所工作”的剖析展开,分析出犯罪的主体、行为模式、手段,以及“套路贷”犯罪对公民及社会造成的危害性,对“套路贷”进行了全面的认识。第二部分研究了“套路贷”犯罪的含义以及行为模式,根据案例分析可以明确“套路贷”犯罪案件一般的犯罪行为模式,同时,第二部分结尾将“套路贷”和民间借贷、高利贷进行区分。第三部分阐述了在司法实践中“套路贷”的常见罪名为诈骗罪,通过对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分析发现,传统的诈骗要求不法分子通过欺诈等行为使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进而处分财物。因此,“套路贷”犯罪是否一定构成诈骗罪存在争议。第四部分是对“套路贷”犯罪行为的刑法规制构想的讨论,分析现存司法解释的不足之处,“套路贷”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的必要性;讨论将“套路贷”纳入刑法相关问题,要充分的考虑可操作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