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务员考录近年来在我国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报考人数具有不减之势,被形象比作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中国第一大考。现代公务员考录笔试在中国已适用了19年,并将继续适用。笔试分为《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科,笔试分数在整个公务员考录成绩中所占比重在50%~70%之间,足见笔试在公务员考录中的重要性。这项长期适用的笔试制度具备其合理性,具有较高的测试信度与效度,能为政府选拔出一批又一批的行政人才。那么这项笔试设计的合理性究竟体现在那些方面,这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带着这样的问题,运用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对近10年来我国公务员考录中的国考笔试进行内容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就笔试形式来看:具有高效率、高效度的优点。笔试对于应考者数量庞大的公务员考录来说无疑是一项公平、高效的评选方法。就笔试科目设置来看:去掉考生专业背景、学历层次等个性化的因素,分科别类、统一考试,有助于全面、客观、理性测查考生是否具备政府公职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就笔试内容设置看,笔试体现了现行行政体系分层的基本取向。笔试具有极强的选人用人针对性。笔试内容实际上是严格按照公务员招考简章所明确要求的各项能力出题的,具有极强的人职匹配性。笔试所测查能力包括应急应变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提出对策能力、论证分析能力,这些能力正是政府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六项基本能力。因此,笔试能够有针对性地测查出考生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当然,笔试也具有无从面向全社会选拔合格人员、职位关联度不够、考试科目内容滞后性等局限性。本文在最后提出了笔试应扩大范围、笔试试卷设置应区别不同学历层次的考生、笔试内容应体现专业要求、笔试内容的设置权限应交给用人单位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