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体操运动作为一项女子所特有的运动项目,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其竞赛规则也在不断改变。2013年评分规则中取消了柔韧/波浪类身体难度动作,将柔韧/波浪类动作分别并入到平衡和转体类动作中,因此2013年评分规则中的身体难度动作类型由跳跃、转体、平衡三类动作构成。在三类核心技术动作中大幅度的跳跃动作不仅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还决定着身体难度的发展趋势。因此,为了适应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趋势,更好的了解跳跃类动作,本文将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艺术体操跳跃类技术动作(以跨跳为例)进行深度研究。本研究以陕西省艺术体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从运动学的角度对艺术体操运动员跳跃类动作——跨跳的运动技术特征进行分析。运用了瑞典出产具有6台摄像头的Qualisys红外远射测试系统对5名一线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跨跳技术动作进行了高速拍摄。对所获得的影像资料利用Qualisys Track Manager和Visual3D解析软件对采集的视频进行解析得出数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5名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跨跳动作的运动学指标变化,分析其各个环节的技术特征,客观的评价运动技术动作,以便为运动员训练提供借鉴。研究结论如下:(1)起跳阶段,水平速度损失率要小,水平速度的转化率要大,水平转化率直接影响着腾起速度的大小;着地角、起蹬夹角以及蹬地角的度数要大,着地脚过小会造成身体重心过度靠后,起蹬夹角过小则会错过最佳蹬伸时机,蹬地角过小则会使人体增大腾空的远度;各关节角度迅速伸展,摆动腿要足够积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足够大的地面支持力和腾空高度。(2)腾空阶段,腾起角要大,才能增加腾空的高度;摆动腿摆动速度要快,完成空中姿态要迅速,腾空时间以及保持空中姿态要长,能充分的展现空中姿态及良好的控制力;重心达到最高点瞬间及之前膝、踝关节应充分伸展,增加空中动作的美感,以及腿部控制力;两腿最大开度瞬间应在重心最高点或之前完成,在下落阶段摆动腿应积极弯曲,为落地做好充分准备;以此才能展现出正确且优美的腾空动作。(3)落地阶段,髋关节应积极弯曲带动身体快速向着地脚靠拢,重心高度积极下降,使重心快速移至有效支撑面内及增加稳定角;落地腿的膝关节、踝关节也相应做屈曲,增加缓冲时间;以此完成高稳定、且损伤机率小的落地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