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视唱练耳“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的初步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音乐多声思维”视唱练耳教学是建立民族音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感及审美、鉴赏意识,还可以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民族传统音乐,丰富民族传统音乐语汇,熟悉民族音乐的语言结构和音调特征。本文以福建省和山东省五所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音乐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音乐教育常用科学研究方法,对该地区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当前高师视唱练耳“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从视唱练耳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应向“多元化”的道路发展。对如何建立新型的教学的关系,如何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音乐文化和教学思路的有益成果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依据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依据,联系教学实例,提出建立“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策略,对“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方法进行有意义的探索。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一命题的理论构建和初步实践探求,一方面为高师视唱练耳中“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提供对策;另一方面对培养学生“多元化”的音乐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经过近两百年来读者的鉴赏和批评家的鉴定,英国作家简·奥斯丁早已跻身经典作家之列,幸运地成为极少数为父权社会所认可的女作家之一。在她身上,交织着父权文化传统的影响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建立不久的社会保障基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保改革的
构建初中数学生态课堂,就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它是一种促进数学课堂教学主体——学生自然、和谐、自主、发展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