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人民币实际汇率均衡水平的争论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变得更为重要。首先,2002年以来,欧美国家借口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国际经济失衡,向我国施压以逼迫人民币升值,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可以为此提供理论支持;其次,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可以为我国在国际问进行汇率协调提供重要依据,只有不断加强对其研究,才能够深入了解IMF对世界各国汇率的监管标准,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国际环境;最后,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可以为我国政府实行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贷币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只有了解均衡汇率水平,才能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前瞻性,避免金融宏观调控就汇率问题出现重大误判。文章通过对均衡实际汇率理论发展和内容的全面系统梳理,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汇率理论模型的研究,在运用ERER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各项基本经济要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程度,进一步计算出了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水平,并进行了错位程度和原因的分析,最后论述汇率错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应对这些影响提出了几条可行性政策建议。经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货币供应量和开放度对长期汇率影响相对较大,劳动生产率和贸易条件影响相对较小;我国的汇率政策还不能根据宏观经济的调整而快速反应;在1994年第1季度到2012年第4季度的区间内,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四个低估阶段和四个高估阶段。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总结了可以有效解决人民币汇率错位问题的几种方法,分别为: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优化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及出口贸易结构、渐进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