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渣补缩控制系统设计及电极同步溶化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sml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铸造工艺采用底浇注,即钢液从钢锭模的底部开口进入,逐步填满整个钢锭模。由于钢锭本身的冷却特点,导致缩孔的存在。为解决缩孔问题,通常改变浇注通道,但由于大型钢锭模体积巨大,改变浇注通道成本高、见效慢,并不适用。利用电渣重熔后期的补缩工艺对模铸完的钢锭顶部进行加热补缩,解决大型钢锭模铸缩孔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而且成本低见效快,适合批量生产,有相当大的研发价值。  本文以某特钢厂大型模铸钢锭电渣补缩项目的设计为背景,首先对单相双极串联式补缩方法的工艺特点和设备情况进行了介绍,重点对供电回路进行了分析。根据单相双极串联补缩工艺与设备要求,完成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及现场调试。下位机采用西门子PLC S7-300作为控制器,上位机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并采用WinCC作为监控软件,完成人机界面设计。系统已通过项目验收,达到各项控制指标要求。  为了满足设备的灵活性要求,补缩电源变压器未设中性点,采用传统工艺的控制方法导致两个电极熔速不同步,极容易出现“瘸腿”现象,补缩无法长时间进行。本论文对补缩过程中的电路进行理想化建模,提出新的控制思路,并采用模糊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改进,并结合Matlab/Simulink工具箱进行仿真,得到了较好的电极同步溶化控制效果,为以后的补缩控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碳纳米管和多环芳烃(PAH)是结构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从图论角度描述有机化学中多环芳烃的六角系统在近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六角系统的各种拓扑不变量和一些参数的计算已趋完
从三视图重建三维形体是CAD技术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其目的是要建立一种高效的立体造型方法。作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达三维形体的方法,三视图在工程技术界的应用十分广泛。三视
学位
多智能体(Multi-Agents System MAS)技术的发展为复杂任务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该文在综合分析协作技术的基础上,将知识处理技术,多智能体协作模型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相
无线传感器网络目前在各种信息感知领域内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位置信息在信息感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室内环境GPS失效,通常导致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经
该论文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1、显微图像的预处理,分析了显微图像中的噪声分布形式,并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除噪效果较好的除噪方法.2、研究了几种从显微图像中提
该文针对近几年证券业和计算机业飞速发展的情况,对中国目前的证券交易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讨论.数据加密、身份认证、权限设置等技术被广泛使用于各种信息系统的安全设计中.作
管控一体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也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而信息集成技术则是实施管控一体化的关键.该文首先在绪论中对管控一体化进行了总体介绍;其次在第二、三、四和
该文首先对传统的模式识别方法作了简单介绍,随后提出了辐射投影变换和极半径不变矩等新的识别算法,并将它们用于汉字识别之中.对几种典型的傅里叶子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并从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企业应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分布式对象技术的概况.在深入地研究了EJB体系结构和技术规范,以及UML对象建模技术和统一开发过程(RUP)后,提出一种以UML
本文是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间挠形体的智能自主控制研究”中提出的任务而展开工作的,对压电智能结构的振动控制技术进行了理论与实验方面的研究。主要以一套LY12(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