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三言”中的次要人物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梦龙的“三言”是明代通俗小说的杰出代表,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创作高潮的到来。同时自问世起,也引起了学术界研究者极大的研究热情,时至今日,关于“三言”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涵盖了思想主题、人物形象、艺术价值、小说技巧等各方面。但综观“三言”的学术研究情况,笔者发现对于作品中次要人物的总体研究,尚有留白。虽然涉及“三言”各类人物形象的研究颇多,但都体现出单一性和零散性的特点,而且多以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作为研究重点,这对于“三言”研究视角的丰富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缺漏。鉴于此,笔者力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入挖掘“三言”次要人物这一群体的价值,以期为“三言”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三言”次要人物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创新点和难点。从大的方面来说,关于古代小说次要人物的研究,主要涉及古代短篇小说和章回体小说中个别次要人物的零散研究;从小的方面来说,与“三言”有关的次要人物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只散存于一些人物形象专论中。因此,梳理与挖掘“三言”次要人物这一课题就显得十分必要。第一章:“次要人物”概念界定,“三言”中的次要人物数量庞大,难以逐个分析。那么就需要确定研究的主要对象,将那些最具研究价值、最具代表性的次要人物作为重点。第一节中,对“主要人物”与“主人公”这两个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第二节中,在“主要人物”概念的基础上确定次要人物概念,进一步明确“三言”当中的次要人物,也就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那些与“主要人物”关系最密切、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和人物结构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其本身又具有独特个性和重要价值的人物。第二章:“三言”次要人物举要类析,主要依据人物的人格是否符合普遍的道德评判标准及其与小说主题善恶倾向的关系对人物进行类析。第一节介绍次要人物中的正面形象,主要分为聪慧善良的女性、扶危济困的义士、礼顺人情的官员、忠心为主的仆人、仁慈开明的家长、助善除恶的神灵形象六类;第二节介绍次要人物中的反面形象,主要分为好色贪淫的男性、品行不端的毒妇、穿街入户的婆子、江湖作恶的歹人、昏庸顽愚的家长、神秘阴森的鬼魅等七类;第三节介绍次要人物中的中性形象,即那些不具有明显的正反倾向性的人物。本章通过对大量生动鲜活的次要人物形象的分析,以期对次要人物有一个具体化、形象化的认识,也为后文的进一步分析做一铺垫。第三章:次要人物在“三言”故事中的艺术功能,本章分六节对次要人物在“三言”中的叙事功能做出详细介绍,分别为次要人物与其他人物关系、次要人物与小说故事结构、次要人物与故事情节生成、次要人物与故事叙事环境、次要人物与小说语言风格、次要人物与小说思想主题。第四章:以“三言”为例分析白话短篇小说中次要人物的特殊价值,本章在“三言”次要人物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三言”与章回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等在次要人物描写方面的差别的比较,进一步论述白话短篇小说中次要人物在笔墨分布、关联人物、结构生成、主题体现四个方面的特殊性。总之,“三言”中丰富的次要人物蕴含着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三言”次要人物的全面梳理与归纳分析,不仅能使那些未受关注的次要人物重新焕发光彩,也能对“三言”人物研究起到裨补缺漏的作用,也希望对今后“三言”的研究工作能有所助益。
其他文献
以Workbench为仿真平台建立了液态金属型故障电流触发器的稳态电热场模型,进行了额定及过载通流条件下的温升仿真计算,并制作了额定1 k A的装置样机进行温升试验。试验结果显
工业设计的创新实践,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也是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新工科背景下,构建工业设计教学实践平台,提升教学与实践的渗透与融合,满足社会对新
本文对工科高校小班研讨课项目"现当代作家作品十讲"课进行评估。从课程的目的的契合性、课程内容及研讨模式,以及研讨模式创新及考核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作为一门文学通识类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经济的变革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我们赖以生存的物品甚至权利商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经济下的公众人物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中蕴含着的巨大影响
随着4G的普及、移动终端智能化的高速发展,Android/苹果等众多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给用户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体验,用户上行数据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显著特征,智能移动终端已经
文章对东湖新城中高压迁改项目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认为拟建场地未见活动断裂和较强的地震活动,场地稳定性为基本稳定;拟建场地地面高程起伏不大,主要地基土层工程性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