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天道观释微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281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经宋明的发展,宋明理学二元论的体系内在矛盾凸现,陆、王主导的心学隐去了外在与天道。为了恢复中国哲学本有的活力,为了保全天道观的完整性,王船山以气为物质基础构建了一元论的哲学体系。气是王船山天道观的物质基础,王船山以太虚、太和、太极等存在状态来描述气。太虚清一之气为气的初始状态,太和氤氲之气为气化的始然状态,太极生化之气为气化的自然状态。太虚、太和、太极描述的主体是气,气是太虚、太和、太极存在与运行的实际承载者,并且气可以在太虚、太和、太极等形态内自然生化,以完成气在天地间的循环。气恒常存在且不断变化,王船山以气存在与变化的灵活性保证了哲学体系内在活力与张力。气聚成万物之形,万物之形散气复归于太虚。万物之形显人可见,人可见则明;万物之象散而隐,隐而人不可见,人不可见则幽。明有所以来,幽有所以往,则幽明天道观立。幽明天道观成,则道之体用显,道之体神而有常,道之用广大日新。幽明之下天、地、人三才俱显。天地之间气化生万物。人与万物同在且一源于气,而人与万物之性不同,人之才、情、命亦不一。王船山以气聚时的无心为人物之性不同立论,以气聚时的时位不同解释人之才、情、命在现象上的不一。天道神而有常,王船山开显了幽存于人才、情、命中的纯善之性,以纯善之性为人可操持的恒常原则。王船山以气贯穿于天之天、人之天与物之天,以气为天道立常,为人道开性善;以人之天统筹天之天与物之天,以人之诚明之显幽明天道,以人之言言天地之道,使中国哲学回到人之天的范畴。
其他文献
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已经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相对于农业、工业和经济等领域的发展,基础科学研究是我国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反应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诺贝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心理方面。在这些影响中有积极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消极的一面。技术存在着人们已知或仍然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由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事业形成了新布局。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