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我国经济逐步由高速增长阶段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在此阶段,中国经济的新旧动能正加快转换,就业工作正逐渐由依赖经济增长拉动的被动型增长向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动型增长转型。从需求角度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开始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创业型经济也开始逐渐成为我国现今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国内学者对创业和就业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研究,或针对区域内当期创业活动对就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逐步由高速增长阶段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在此阶段,中国经济的新旧动能正加快转换,就业工作正逐渐由依赖经济增长拉动的被动型增长向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动型增长转型。从需求角度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开始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创业型经济也开始逐渐成为我国现今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国内学者对创业和就业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研究,或针对区域内当期创业活动对就业的带动作用的实证研究。实际上,区域间创业活动和就业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性,且创业和就业之间具有复杂动态关系,不同创业动机产生的创业活动对就业水平会有不同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区域创业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了统计测度,并从空间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视角分析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2003-2018年30个省市的机会型创业水平和生存型创业水平,及其相对应的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就业发展状况进行统计测度,发现各区域的创业水平和就业水平都有显著差异,且区域间机会型创业水平差异较生存型更为显著,私营企业就业水平差异较个体户更为显著。我国区域历年平均创业水平和就业水平由高到低大致呈现“东-中-西”的阶梯式分布。其次对不同创业类型企业分别构建普通面板模型分析创业对就业水平影响,同时考虑到创业水平和就业水平可能具有的空间相关性,经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和模型拟合检验,对不具有空间相关性的生存型创业按不同地区构建普通面板模型;对具有空间相关性的机会型创业按不同地区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每万劳动人口拥有的近三年私营企业数每增加一个单位,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会增长0.223个单位;每万劳动人口拥有的近三年个体户数每增加一个单位,个体户就业人数会增长0.018个单位。同时,各区域间机会型创业水平和各区域间私营企业就业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交互作用,而区域生存型创业水平和个体户就业水平在空间上具有随机分布的特性。从生存型创业角度,不同地区生存型创业对就业都有显著积极影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业水平的系数值分别为0.024、0.007和0.084,西部地区的生存型创业水平的提升对就业人数的增长有更为显著的作用,而中部地区的生存型创业水平对就业水平带动作用较弱。从机会型创业角度,我国区域私营企业就业水平发展不是独立的,存在明显的负外溢效应,且地理位置越往西、经济发展水平越趋于落后的地区,本区域私营企业就业人数的增长,越易导致邻接区域劳动力的流失。在全国层面,一个区域的创业水平提升会促进本区域就业人数的增长;在西部地区,一个区域的创业水平提升会促进其邻接区域就业人数的增长;在中部地区,一个区域的创业水平的提升会同时促进本区域及邻接区域就业人数的增长;而在东部地区,一个区域的创业水平提升将会抑制本区域的就业人数增长。然后,在对面板数据进行模型拟合检验的基础上,选择建立滞后12期2阶的阿尔蒙多项式模型,探讨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对就业水平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创业对就业影响的滞后结构呈现为“U形”分布,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的岗位创造效应、中期的市场挤出效应和后期的供给方效应,新创企业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由三个阶段的影响效应共同作用,存在时间上的滞后及波动。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对就业水平的影响存在趋势差异,相比于生存型创业,机会型创业对就业水平增长具有更为显著的岗位创造效应、市场挤出效应及供给方效应。最后,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水平的主动型增长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防治有害生物最直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新烟碱类农药凭借独特的作用机理及其广谱、高效的杀虫活性,成为过去30多年农药领域里程碑式的革新。然而长期大量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投入,造成靶标害虫种群抗性提升,影响生态环境与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烟碱类农药与其他农药进行复配能够有效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还能够扩大防治谱,提高药效,进而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害虫防治成本。旨在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农
勇于自我革命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党性立场不断清除自身肌体病毒和顽瘴痼疾,不断创新领导中国革命事业所需要的思想作风和体制机制。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重大成就的基本经验之一,亦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之中的历史红线。这三个历史决议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经验总结,深刻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发展规律及其
为了研究露天转地下矿山坑底采空区稳定性情况及其随时间的劣化过程,以石人沟铁矿为工程依托,对研究区域进行了详实的工程地质调查、矿岩力学试验等工作,获取了表征矿山岩体力学特性的多种指标。基于矿岩力学指标,采用Mathews图表法分析了研究区域采空区形成时的"静态"稳定性。建立了微震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研究区域的岩体稳定性。研究了一定时间段内微震事件的时空演化规律,确定出研究区域的"动态"稳定性。对岩体劣化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制定了三个历史决议,映射出一个矢志于民族复兴伟业政党的强烈历史责任、历史担当与历史智慧。三个历史决议的制定耦合于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彰显中国共产党自我总结、自我革命、人民至上、集思广益的精神特质,产生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双重意义,蕴含正确党史观的基本要义,契合历史唯物主义“未来性”的实践阐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一、坚持系统思维,树立大历史观,从三个历史《决议》的比较中把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重大意义慎重对待历史,是一个政党思想上政治上成熟和睿智的标志。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先后形成三个历史《决议》。
公共数据开放制度需要明确权利基础公共数据开放的制度建构及实践正逐步展开,但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公共数据开放法律制度体系建构的基础和逻辑是什么?既有研究侧重从政府对公共数据的管理权力、义务、责任视角展开理论建构,而忽视了从公共数据资源利用者的角度来分析利用主体的权利,这已成为该领域制度建设和实践运行中的“短板”,也妨碍了公共数据开放利用规则的具体展开与完善。要解决前述问题,
坚持自我革命是党的百年经验、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更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就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清除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三个历史决议的诞生正是党坚持真理自我革命的表现。第一个历史决议是党首次刀刃向内自我革命,通过批评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二个历史决议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在思想上拨乱反正;第三个历
作为百年党史中的光辉文献,三个《历史决议》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与智慧,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遵循;坚持阶段性总结与整体性思考相统一,实现历史叙事与重大历史结论的衔接;坚持正视历史与深挖根源相统一,敢于直面错误并剖析思想实质;坚持总结历史经验与推动理论创新相统一,将历史反思凝聚为党的精神财富与理论成果;促成历史共识与加强党内团结相统一,以正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决议》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穿透力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伟大意义和历史经验,内容博大精深,结构系统完备,逻辑环环相扣,其重要结论相互支撑,重大观点相互印证,根本方法相互贯通。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过程中,党员干部们应深刻领悟《决议》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