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决定了湿地生态系统特征,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指标,决定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青海省湿地面积位居中国第一位,但青海的湿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本文以青海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调查该区野生植物类型、分布及其生境状况,并对野生植物多样性进行评价,旨在为该区湿地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调查到湿地公园野生维管束植物63科223属425种(含亚种及其变种、变型)。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8种,占园内维管束植物总科数的7.94%、总属数的2.24%、总种数的1.89%;裸子植物3科5属6种,占园内维管束植物总科数的4.76%、总属数的2.24%、总种数的1.41%;被子植物55科213属411种,双子叶植物占48科176属354种,单子叶植物为7科37属57种,被子植物占园内维管植物总科数87.30%、总属数的95.52%、总种数的96.70%。(2)湿地公园野生维管束植物中,单种科18个,占总科数的28.57%;少种科24个,占总科数的38.10%;中等科10个,占总科数的15.87%;较大科6个,占总科数的9.52%;大科5个,占总科数的7.94%。单种属有132个,占总属数的59.19%;少种属有82个,占总属数的36.77%;较大属9个,占总属数的4.04%;无大属。(3)野生种子植物共有217属,属于12个分区类型,其中北温带有112属,占总属数的51.38%,占有较大优势;旧世界温带分布的31属,占总属数的14.22%;世界分布有34属,占15.60%;中国特有属3属,占总属数的1.35%。(4)湿地公园内草本植物共345种,占总种数的81.18%,占有较大优势,其中一或二年生草本110种,占总种数的25.88%,多年生草本235种,占总种数的55.30%;藤本3种,占总种数的0.71%;半灌木6种,占总种数1.41%;灌木有57种,占总种数的13.41%;乔木14种,占总种数的3.29%。(5)湿地公园分布有1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草麻黄、红景天、小丛红景天、狭叶红景天、桃儿七、山莨菪、栌菊木、绶草、凹舌兰、角盘兰、火烧兰、宽叶红门兰、广布红门兰),隶属6科10属,占总种数的3.06%。湿地公园内共有青藏高原特有种子植物35种,隶属18科27属。园内无入侵种。(6)湿地公园内有药用植物341种,占总种数的80.24%,隶属于62科191属;观赏类植物资源较多,共调查到375种,隶属57科191属,占种总数的88.24%;湿地公园内可食用植物有58种,隶属15科35属,占总种数的13.65%;木材类植物共有15种,占总种数的4.08%;还有染料类植物、香料类植物、饮用茶类植物等多种资源植物。(7)园内植物多样性指数存在较大差异,局部地区多样性较低。(8)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植被类型主要分为4类:森林植被、灌丛草甸植被、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草甸植被。(9)对园内滩涂、沼泽、灌丛、疏林等重要湿地植物区域,可适当通过封育措施恢复林草植被,尤其是七塔尔河、查巴峡峡口河两岸,应为重点培育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