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阻中焦证模型胃肠水通道蛋白(AQP)的病理特征性表达分布谱以及平胃散干预的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2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本实验以前期较成熟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为研究平台,研究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胃肠组织AQP的分布和含量以及平胃散的干预,揭示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水通道蛋白病理特征性表达分布谱,从蛋白水平揭示湿阻中焦证在水液代谢失调病机方面以及平胃散治疗湿阻中焦证的科学内涵。  实验方法: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20只常规饲养,30只造模。模拟外湿过盛,困阻脾胃、饮食不节,湿从内生、情志不遂,气机受阻,水湿不运三大致湿病因,建立湿阻中焦证模型。造模结束当日,常规饲养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空白给药组10只,已造模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湿阻中焦证模型组(模型组)、平胃散治疗组(平胃散组)和自然恢复组,各组10只。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胃肠组织AQP的分布,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胃肠组织AQP的含量。  实验结果:  (1)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胃肠水通道蛋白的病理特征性表达分布谱研究:AQP1在胃贲门粘膜下组织和胃体中间粘膜表达减少;AQP2在胃体中间粘膜和大肠中段粘膜下组织表达减少;AQP5在胃体中间粘膜下组织表达减少;AQP7在胃体中间和小肠中段粘膜下组织表达减少;AQP9在胃贲门粘膜、胃体中间组织及小肠中段粘膜下组织表达减少。AQP1在胃贲门和小肠中段粘膜表达增加;AQP2在小肠中段组织、大肠粘膜及大肠末端粘膜下组织表达增加;AQP3在胃贲门的粘膜、小肠中段组织及大肠中段粘膜表达增加;AQP4在胃贲门粘膜表达增加;AQP5在大肠末端粘膜表达增加;AQP7在胃贲门组织、小肠中段和大肠末端粘膜表达增加;AQP9在胃贲门粘膜下组织表达增加。  (2)平胃散干预湿阻中焦证胃肠水通道蛋白的表达研究:增强湿阻中焦证AQP表达:增强胃贲门粘膜下组织、胃体中间粘膜及小肠中段粘膜AQP1的表达;增强胃体中间粘膜、大肠中段粘膜及大肠末端粘膜下组织AQP2的表达;增强小肠中段组织AQP3的表达;增强大肠末端粘膜AQP5的表达;增强胃贲门粘膜和胃体中间组织AQP9的表达。抑制湿阻中焦证AQP表达:抑制胃贲门粘膜AQP1的表达;抑制大肠中段粘膜下组织AQP2的表达;抑制胃贲门和大肠中段粘膜AQP3的表达;抑制胃贲门粘膜AQP4的表达。  实验结论:研究发现,AQP在湿阻中焦证胃肠特征性表达分布谱,可能是湿阻中焦证湿邪困阻脾胃,阻遏气机,散输水津失调所表现证候的分子基础之一。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胃肠AQP表达的干预,可能是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导滞、散中焦之湿阻治疗湿阻中焦证的分子机理之一。平胃散增强正常大鼠胃肠AQP的表达,可能是平胃散苦燥虽可祛湿,但也可伤津液的分子机理之一,平胃散治疗湿阻中焦证的疾病临床疗效确切,但也不能乱服多服。
其他文献
  “一分为三”命题的提出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阴阳学说结合的角度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   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为
背景“健康是人类所有自由的第一需要”——Hneri Amie(l1821-1881)。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与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与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创造更多生命奇迹的空间;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我们提供的更高的寿命预期。我国的人口逐步老龄化,延缓衰老在这时显得尤为需要。今天的科学家们对“衰老”如下定义:衰老一定程度上不是不可避免的,与正常衰老相关的机体退变是由于生理功能的不正常所造成的。延缓衰老
目的:  通过文献研究方法获得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优势病谱。  方法:  通过查阅1978-2008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或其光盘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