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及hOGG1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扩张症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xw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冠状动脉扩张症(CAE)患者的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及其相关基因人类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hOGG1)基因多态性,探讨8-OHdG水平及hOGG1基因多态性与CAE发生的关系,从而为CAE的诊治提供可能的方法。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68例2014年11月~2015年10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包括59例冠状动脉扩张症(CAE)患者、5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53例冠状动脉正常(NCA)的对照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等;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8-OHdG水平,比较三组之间差异,并对其与CAE发病的相关性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分析所有患者的hOGG1基因多态性,在三组患者间进行比较,并对其与CAE发病的相关性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间血清8-OHd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三组患者血清8-OHdG水平进一步行两两比较表明:CAE组患者与NCA组患者间血清8-OHdG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CAE组:98.33±30.98ng/mL,NCA组:86.36±25.95ng/mL,p=0.029<0.05),而CAE组患者与CAD组患者、CAD组患者与NCA组患者间血清8-OHd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对8-OHdG水平与CAE发病的相关性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8-OHdG水平可能是CAE发病的危险因素(OR=1.019,95%CI=1.001-1.038,p<0.05)。为消除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8-OHdG水平与CAE发病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OR=1.023,95%CI=1.000-1.047,p=0.049<0.05)。3、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析表明:基因型以Ser/Ser型最多见,其次为Ser/Cys型,Cys/Cys型最少;但对三组患者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对hOGG1 Ser326Cys基因多态性与CAE发病的相关性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Ser/Cys基因型、Cys/Cys基因型及(Ser/Cys+Cys/Cys)基因型与CAE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对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等因素进行调整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基因型与CAE的发生仍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5、三组患者hOGG1 Ser326Cys基因型对应血清8-OHdG水平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中(Ser/Cys+Cys/Cys)变异基因型患者血清8-OHdG水平高于Ser/Ser野生基因型患者,且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清8-OHdG水平升高可能是CAE发生的危险因素。2、hOGG1 Ser326Cys基因多态性与CAE的发病无统计学相关性。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业已证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过量脂质在肾实质的积聚密切相关。而研究也证实细胞内胆固醇无论是外源性摄入还是内源性合成,均通过一个依赖于胞内胆固醇水平
管理者不要轻易对下属“判死刑”    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在企业管理中也有借鉴,比如《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为我解开了在组织管理中的困惑。    “我”是谁?    通读《论语》全篇,文中常出现“君子”、“小人”的称谓,我不由地自问:“君子”是什么人?“小人”是什么人?“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区别?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非左即右”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因此很容易武断地将两类人分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单能量成像结合ASIR及GSI Assist技术在CT小肠造影个体化“双低”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单能量成像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
目的研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 MBL)在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s)中的表达,及用自制烟曲霉菌孢子抗原刺激液刺激后的细胞中MBL及炎症细胞因子的表
目的:   本研究在已成功克隆pET24a-IP-10-SA重组表达质粒的基础上,拟制备出具有双功能活性的IP-10-SA融合蛋白(IP-10介导的对单核细胞的趋化功能以及SA介导的对已生物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