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许多正式制度供给不足,“关系”文化作为一种隐性契约与补充机制广泛存在于微观企业中,对微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真实盈余管理为测试场景,试图考察董事连锁关系对真实盈余管理趋同效应的影响。董事会成员通过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担任董事而在所任职公司间建立起连锁关系,这种连锁关系会充当一种信息传递渠道,为盈余管理操控技巧和经验在连锁公司间的传播提供可能,从而导致连锁公司间的真实盈余管理呈现趋同效应。现有研究大多关注连锁董事的个人特征对公司间盈余管理趋同程度的影响,但学者们却忽略了可能影响公司间盈余管理趋同程度的外部治理环境因素。外部治理环境构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外部治理环境会对企业活动发挥不同的激励约束功能。本文基于外部治理环境视角,检验了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程度和法治水平三个外部治理环境因素对公司间盈余管理趋同程度的影响效应,丰富了从宏观视角来考察董事连锁后果的研究文献。本文以2007-2015年存在董事连锁关系的“公司对”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指定“公司对”中的其中一家公司为信息发送公司,另一家为信息接收公司,同时假定盈余信息通过董事连锁渠道由信息发送公司传递到信息接收公司并为信息接收公司所采纳需要一年时间,研究了信息发送公司第t年的盈余管理程度是否会影响信息接收公司第t+1年的盈余管理程度,及外部治理环境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发现表明:(1)信息接收公司第t+1年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与信息发送公司第t年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即董事连锁关系会导致连锁公司间的真实盈余管理呈现趋同效应;(2)该趋同效应随着董事连锁关系的建立而产生,随着董事连锁关系的断裂而消失;(3)公司所处地区的外部治理环境越差,董事连锁关系这一非正式信息传递渠道的作用就越大,导致公司间盈余管理趋同程度越大。上述结论对上市公司及政府相关部门全面理解真实盈余管理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发现具有董事连锁关系的配对公司间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明显的趋同效应,该结论对“网络关系与公司财务”交叉领域的研究做出了有益补充;(2)本文从宏观视角探讨了影响连锁公司间盈余管理趋同程度的外部治理环境因素,有助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对待董事连锁关系所导致的组织间行为趋同效应,是对现有研究的增量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