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黄素T差异性识别假镜像对称的异分子间端粒G-四链体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s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四链体结构是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G)的核酸链在金属阳离子溶液中形成的一种核酸高级结构。它已被证明广泛地分布于基因的启动子区以及端粒区,并参与调控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以及端粒延伸等诸多生物学过程。据报道,G-四链体具有优先形成于更靠近端粒3’-最末端的天然属性,并且其结构一旦形成便可抑制端粒酶对端粒的延伸。鉴于肿瘤细胞得以无限增殖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其端粒酶被特异性高度活化,因此通过调控端粒G-四链体结构的形成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关键手段之一。目前,针对端粒3’-末端G-四链体结构作为抗癌靶点的药物设计已经成为热门的精准靶向治疗方案。人源端粒DNA的3’-末端悬突单链是由序列单元5’-TTAGGG-3’经多次重复而构成。研究表明,此悬突单链3’-最末端结尾处的残基组成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存在着不同的残基组成,这将导致其3’-最末端出现几种非鸟嘌呤结尾的侧翼碱基。此前,非鸟嘌呤侧翼碱基由于未直接参与构建G-四链体的核心结构部分而经常被忽视。然而我们发现,即使侧翼碱基出现微小的变更也会最终导致G-四链体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通过液体NMR技术深入研究了 3’-最末端侧翼碱基在发生变更后是如何影响由人类端粒三个重复单元片段与单重复单元片段之间组装而成的异分子间G-四链体拓扑结构以及形成过程。结果发现:含有人类端粒三个重复单元的长链靶标序列GGGTTAGGGTTAGGG(htel3ΔT)与单重复单元的短链探针序列TAGGGT(P1)在钠离子溶液中能够组装成动力学有利的分子间LLP型G-四链体(left loop progression,连接环为左走向),以及热力学有利的分子间RLP型G-四链体(right loop progression,连接环为右走向)。作为对比,先前报道的另一个靶序列链GGGTTAGGGTTAGGGT(htel3)比本文中所研究的htel3ΔT靶序列链只是在3’-最末端增添了单个的侧翼碱基T。然而,仅此单个碱基T的微小差异却造成了htel3靶序列链与相同的短链探针P1结合时,只形成单一的LLP型G-四链体。从结构上分析,LLP型与RLP型G-四链体都具有相同的(3+1)杂合G-柱取向、相同的两个TTA边沿型连接环、相同的沟槽大小组成以及三层G-四分体平面,并且每层G-四分体都具有相同的碱基排布。但是,它们的氢键方向与连接环走向却正好相反。从而使得LLP型与RLP型这两种G-四链体在整体拓扑结构上互为假镜面对称伙伴关系。此外我们还发现,LLP型与RLP型G-四链体拓扑结构形成的相对摩尔比例也会明显受到短链探针P1两端侧翼碱基组成的调控。尽管呈假镜面对称的LLP型与RLP型G-四链体在空间结构上的差异非常小,但是我们还是找到了能够区分以上两种G-四链体的荧光有机小分子“硫黄素T”。我们发现处于低当量的硫黄素T可以优先识别RLP型G-四链体结构并通过芳香环平面堆叠的方式与之结合,这对于理解端粒G-四链体构型的调控以及其靶向药物的设计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本工作中使用富G短链探针通过形成异分子间G-四链体来识别长链靶标DNA的方法,可作为传统上以核酸互补链作为探针的替代方案,为新型核酸探针的设计开辟了新思路。另外,我们还首次通过酶促合成方法对DNA链中的任意残基实现了序列位置特异性的13C,15N-同位素标记,不仅解决了传统化学固相合成方法中3’-最末端残基无法标记的问题,并且还显著地降低了样品的制备成本,使其大规模应用于核酸的NMR研究成为可能。
其他文献
米芾书法嬗变有四个重要时期,即1082年之前的广泛集古期,1082—1088年刷字风格初现期,1088—1100年刷字风格打磨期,1100年之后的刷字风格成熟期。仔细梳理此四期,可获得这样的启示:一是努力坚持将书法临习、思考和创作相融合的方法论;二是善于利用闲居时间,并将“交游”作为学习和提升的重要方式;三是“定向集古字”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方式;四是具备创作实践和理论素养的双轮驱动,并形成良性互动。
期刊
通过静态和动态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及体外力学试验,研究不同组分比的3D打印热塑性聚氨酯(TPU)/聚己内酯(PCL)共混物支架与食管模型之间的生物力学特性,实现对支架植入后食管生物力学表征的预测。采用Abaqus软件对支架植入释放、吞咽收缩和动态迁移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结合力学试验,对食管模型的收缩率、抗迁移力和管壁应力等指标进行量化、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支架具有良好的径向性能,能在吞咽压力下保持正
期刊
“以书入画”理论来源于“书画同源”、“书画本同”形成的文人画理论基础,以苏轼、米芾等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对“以书入画”风格进行初步探索。元代赵孟頫的接续发展使文人画理论进入鼎盛时期,“以书入画”在理论和技艺上更加成熟、规范。本文将时间维度定位于北宋、元代,分析米芾、赵孟頫“以书入画”风格形成的原因,系统梳理“以书入画”观念的发展到“以书入画”理论的形成,对米芾与赵孟頫“以书入画”的实践进行研究,探索宋
学位
目的 分析探究食管梗阻患者采用食管支架与经皮胃造瘘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仁怀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0例食管癌梗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置入食管支架治疗,研究组患者选择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相关指标恢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研究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
期刊
目的 分析比较经皮穿刺胃造瘘术与食管支架置入术在晚期食管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因晚期食管癌于北京市普仁医院行介入治疗且资料完整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采取治疗方案,分为经皮穿刺胃造瘘组25例和食管支架置入组23例。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的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及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14d),如血肿或出血、堵塞或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基本在高中这一年龄段趋于稳定,对于职业的价值取向也变得逐渐具体,关于未来的人生路径也处于探索和初步规划阶段。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选择自己合适的科目、未来想要进入什么样的学校,这都是高中生所要面临的种种选择,所以正确的指导高中生们结合自身实际,以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引导是有着极大的发展意义的。新高考自实行以来,传统的高考模式迎
学位
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智能化大数据智能时代的加速发展,家庭教育面临着守正创新的挑战。[1]文章以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教育合作管理为主体,以主题家长会改革与个性化家访活动创新为两翼,深入探究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优化对策,拓展家庭教育内涵,依托本土教育资源,尝试建立“数智”时代家长学校教育指导长效工作机制,有效实现家庭教育模式由“经验探索”向“科学研究”的转变,为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
期刊
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波束成形技术可以通过调整天线阵列形成高增益、指向性强的波束,使能量集中在某个方向上,有效应对传输中的路径损耗,提高接收信噪比。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设备或复杂通信环境影响,波束指向误差是可能存在的,尤其当波束能量非常集中时,哪怕很小的角度偏差都会对系统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本文针对波束指向不稳定的问题,进行对指向误差鲁棒的波束成形技术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研
学位
肉桂醇脱氢酶(Cinnamoyl alcohol dehydro,CAD)是木质素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该酶不仅参与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还参与植物抵抗病原菌等其它生物学过程。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小立碗藓中PpCAD4与Pp CAD1–3的关系较远。前期研究已证实Pp CAD1具有合成木质素的潜力,PpCAD4的基因功能还尚未报道;且在灰霉菌胁迫下,CAD4的表达量增加最为显著。因此,本研究克隆Pp
学位
智能时代为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论断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强调以智能学习为中心、推进智能测评与教育元宇宙发展、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切都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精准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高中思政课是培养高中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课程,而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其教学效果,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在此基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