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在消耗比以往更多的资源的同时,也变得更加依赖外部食物、水源和能源等各种物质的输入,逐步成为单一的物质消耗者和垃圾排放者。线性代谢、垃圾围城、水域污染、空气污染、食物里程过长等问题成为城市的顽疾。近年来国际上关于“食物城市主义”(Food Urbanism)的讨论成为前沿话题,倡导构建循环可持续的城市食物系统来推动城市可持续的发展,逐渐受到人居环境学科的重视。本文以西方食物城市主义相关理论与实践为基础,选取城市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空间类型、循环技术和运行管理三方面探讨食物城市主义策略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通过选取真实城市开放空间地块,虚拟建设条件,进行具体的形态设计,最终获取定量研究数据,验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综述、概念限定、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探讨了食物城市主义策略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三章从公共空间体系、循环技术模式和运行管理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食物城市主义策略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第四章针对国外现有相关案例展开分析,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食物城市主义在我国的开展工作。第五章为研究性设计,以济南市历下区历下文化广场为例,结合前文提出的设计策略展开研究性设计,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验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第六章总结了论文的结论与不足之处,并对食物城市主义策略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与后续研究提出期望。本文希望通过对食物城市主义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解析,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以期改善城市物质循环系统,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为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探索可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