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事业一日千里、突飞猛进,曾经一度在传媒领域"独领风骚"。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蓬勃发展,我国社会也随之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在移动互联时代,随着传播模式和传播理念的改变,县级电视台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重点分析了中阳、柳林、兴县三家县级电视台的自办节目、人员构成、频道设置、广告运营等内容,发现了当前制约县级电视台生存发展的一些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盈利模式单一,资金投入不足;二是思想意识落后,创新路径不足;三是体制机制僵化,发展动力不足;四是人才结构畸形,主观能力不足;五是传播平台老化,观众互动不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上问题和不足,是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但也并非不可改变。移动互联时代遵循的是人际传播、共享传播、碎片传播的传播理念,是以微信、微博、App为代表的传播模式,以上传播理念和模式其实与县级电视台本应该具有的传播规律和传播模式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因此,笔者提出了县级电视台在移动互联时代具有以下三点优势:一是县级电视台接地气,具有地域和时间优势;二是县级电视台社区化,具有注意力和人际优势;三是县级电视台覆盖广,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相对固定的人员优势。综合以上不足和优势,笔者发现了一条适合移动互联时代传播规律的发展路径,这就是县级电视台可以通过经营模式、发展思路、体制机制、队伍建设、传播渠道"五个方面的改变"来寻求突破。本文作为对县级电视台在移动互联时代如何克服不足、发挥优势,走出困境并取得发展的探索性研究文章,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的调查研究方法主要为个案分析法、对比研究法、访谈法,在分析研究阶段,笔者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为论文展开论述提供了比较真实、全面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县级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传统媒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且只要按照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规律改革发展,一定可以走出当前困境,甚至取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