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叶主要生物活性的季节变化及其活性效应研究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_d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迎春花作为历史悠久的中草药,含有多种有效的化学成分,如裂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迎春花黄色素、挥发油类以及脂肪酸类等。其中裂环烯醚萜类、黄酮类是迎春花中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两大类物质,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就迎春花叶的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及化感作用进行初步研究,同时探讨迎春花主要生物活性与季节变化的规律,为迎春花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迎春花叶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活性物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检测  检测了迎春花叶各级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八叠球菌的抑菌活性,得到抑菌活性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85%乙醇、60℃、3h,料液比1:10;确定其抑菌活性最强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相,对该部位的抑菌活性物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了一强抑菌活性单体—迎春花素;不同节气迎春花叶抑菌活性检测得到农历24节气迎春花叶中抑菌活性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以及建立迎春花环境中抑菌活性与气候环境效应模型,通过检测迎春花群落环境中空气与土壤微生物的分布情况,表明迎春花对环境微生物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是理想的绿化植物;本实验高效液相检测法测定了24节气迎春花叶中迎春花素含量,检测结果分析谷雨材料含量最高,达到1.064%。本实验研究显示迎春花素作为抑菌先导化合物在工业及食品领域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2)迎春花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检测  分光光度法和油脂氧化抑制法等方法对迎春花叶各级提取物进行了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以及油脂中丙二醛和过氧化物的抑制实验,结果均表明迎春花叶的75%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迎春花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黄酮测定发现迎春花叶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消长成正相关,初步认定迎春花叶中抗氧化活性物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但其抗氧化活性可能存在其他物质的协同效应,可望作为一种抗氧化效果较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深入开发利用;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了中国农历24节气迎春花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得出了24节气迎春花叶抗氧化活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用比色法测定了24节气迎春花叶抗氧化活性物的含量变化,清明材料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了90.22mg/g,值得深入开发利用。  (3)迎春花叶提取物化感活性的检测  采用培养瓶滤纸法和盆栽法检测了迎春花叶各级提取物及不同浓度的水浸提物和干粉对小麦、萝卜和绿豆的化感作用,得出了迎春花叶高浓度的水提液和高浓度的粉沙比对三种受试植物的生长均有较大的抑制;以对迎春花叶化感物质较敏感的小麦作为受试植物对农历24节气迎春花叶的化感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24节气的迎春花叶水浸提液对小麦的生长相对于对照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夏秋提取物的抑制程度都较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进行24节气迎春花叶化感活性随季节变化规律的探讨,发现了环境气候的变化对迎春花叶的化感作用有一定的影响,迎春花叶对小麦的化感作用随气候湿度和大气流动等的变化而增强或者减弱。此部分研究结果提示迎春花可望作为天然除草剂的资源植物,为迎春花资源的综合利用开辟新途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