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生草及覆草对培肥地力效应的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wl7644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梨园生草是一种先进的土壤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梨果产量和品质,确保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现已成为现代梨园地下管理的主要制度之一。本研究在梨园行间种植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早熟禾(Poa annua L.)、白三叶(Trrifoliumrepens L.),同时,利用早熟禾(Poa annua L.)、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聚合草(Symphytum pezegrinum 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黑麦(Secalecereale L.)进行覆盖试验,以清耕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实验相结合,阐明了行间生草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揭示了鲜草生长特性、有机碳和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以及覆盖后对梨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梨园生草后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均降低;覆草土壤经过雨季后,土壤含水量降低,容重增加。2、梨园生草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清耕地相比,生草区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所变化,但随土壤深度的递增而减少。随生草年限的增加,有机质含量也逐年增加。黑麦草区有机质含量增加最多,2011年,黑麦草区0~20cm土层增加了14.72%;2012年,黑麦草区0~20cm和20~50cm土层分别增加了28.18%和13.05%。3、梨园生草改变了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白三叶区0~20cm土层全氮增加最多,2011年增加了12.75%,2012年增加了15.00%;黑麦草区20~80cm土层增加最多,20~50cm土层,2011年增加了23.21%,2012年增加了38.18%,50~80cm土层,2011年增加了22.22%,2012年增加了32.35%。2011年,黑麦草区0~50cm土层无明显变化,50~80cm土层全磷含量增加,其他生草区降低或无变化。2012年,0~20cm土层,早熟禾区全磷含量增加,黑麦草区和白三叶区降低;20~50cm土层,黑麦草区无变化,早熟禾区和白三叶区降低;50~80cm土层均有所增加。2011年生草区0~80cm土层全钾含量无明显变化;2012年,0~20cm土层,黑麦草区和白三叶区全钾含量升高,早熟禾区无明显变化;20~80cm土层,各生草区土壤全钾含量均无明显变化。4、梨园生草改变了速效养分含量。生草区0~20cm土层碱解氮含量除2011年白三叶区变化不明显外,其余均降低;20~50cm土层,仅黑麦草区碱解氮含量增加;50~80cm土层,2011年黑麦草区碱解氮含量无明显变化,早熟禾区和白三叶区均降低,2012年均无明显变化。黑麦草区2011年和2012年20~50cm土层分别增加了8.48%和18.38%。2011年,生草区0~20cm土层速效磷含量均无明显变化,黑麦草区和早熟禾区20~50cm土层速效磷增加;2012年,0~20cm土层,仅白三叶区速效磷含量降低,其余增加。20~50cm土层速效磷含量均增加。50~80cm土层,仅黑麦草区无明显变化,其余增加。2011年,仅黑麦草区和白三叶区20~50cm土层速效钾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余均增加,0~20cm黑麦草区增加最多,为17.14%,20~50cm和50~80cm早熟禾区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了24.13%和19.84%。2012年,各生草区速效钾含量均增加,早熟禾在各土层增加均为最多,分别增加了34.94%、59.08%和25.71%。5、生草后土壤中脲酶、磷酸酶活性在不同生草区及不同土层变化规律不一,有增有减。早熟禾在0~20cm土层对脲酶、磷酸酶活性影响最大,黑麦草在20~50cm、50~80cm土层影响最大。土壤pH值有所增加。6、五种鲜草中以黑麦植株高度最高(145cm);聚合草鲜重和干重最大[分别为7.48kg·(m2)-1和0.82kg·(m2)-1];黑麦有机碳含量最高(540.86g·kg-1);高羊茅全氮、镁、锰含量最高(54.42g·kg-1、4.44g·kg-1、134.58mg·kg-1);紫花苜蓿全磷、钙、硼含量最高(6.67g·kg-1、25.35g·kg-1、58.13mg·kg-1);聚合草全钾含量最高(30.35g·kg-1);早熟禾铁含量最高(2.40g·kg-1)。以全年营养累积总量比较,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钙、镁、锰、硼皆以聚合草最高(分别为510.09kg·亩-1、41.40kg·亩-1、6.83kg·亩-1、33.20kg·亩-1、19.74kg·亩-1、3.62kg·亩-1、74.57g·亩-1、46.21g·亩-1);Fe含量以紫花苜蓿最高(0.94kg·亩-1)。7、土壤覆草后,所有处理pH值均呈下降趋势;覆盖聚合草的土壤有机质增加最多(15.07%);覆盖紫花苜蓿的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最多(13.59%、7.46%、72.61%和194.13%);覆盖高羊茅的土壤全钾增加最多(14.48%);覆盖黑麦的土壤碱解氮增加最多(13.87%)。8、覆草后,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都有所提高,脲酶和磷酸酶活性都以紫花苜蓿覆盖处理增加最明显,相对覆盖前分别提高了18.24%和172.22%。
其他文献
植物FLOWERING LOCUS T (FT)同源基因在成花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最近FT蛋白已经被证明是开花素。本实验分离克隆了两个荔枝FT同源基因全长序列,分析其生物性息学特性,初步探
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原动力与文明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也是新时期下社会发展的精神源泉,对于高职阶段的学生而言更是应当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来提升自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对儒学未来发展的思考研究,儒学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道德建设仍然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中的精华
梨园节水灌溉和抗旱高效栽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梨果生产未来发展的方向。本研究以揭示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梨叶片光合速率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为着眼点,探寻提高叶片抗氧
概念隐喻从认知层面为解读政治文本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以2016--2018年广西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探究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使用频次以及所发挥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少数民族逐渐走出了乡村山寨,在经济现代化的浪潮下,少数民族原有的风俗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些遭到破坏,有些趋于消失.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