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红梅杏园生境特征及调控措施效应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7844412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南山区果园粗放管理,红梅杏等果树长势弱,抗霜冻能力差,导致果树产量低,果农经济收入不足,不利于宁南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本文对宁南山区红梅杏园生境特征进行分析,探究红梅杏生长过程中的主要限制因子,并针对花期晚霜冻害及现有防治成本较高的问题,进行了杏园调控措施效应研究,为果园丰产丰收提供参考依据。2018-2019年以12年生红梅杏园为试验园,以当地杏园地面清耕,不覆盖、不灌水为对照,采用经济成本较低的地面调控措施(秸秆覆盖、地布覆盖、灌水、灌水+秸秆覆盖、灌水+地布覆盖),以提高杏树长势,促使开花和坐果等物候期延迟,以减少冻花、冻果,并从中筛选出最佳调控措施,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宁南山区春季气温变化幅度大,晚霜危害频繁,是该地区红梅杏大面积减产或绝收最直接的外在因素;而水肥管理缺失,未进行整形修剪,树体自然生长,造成树势衰弱、结果枝组老化,抗逆性差,坐果率低,是红梅杏年年减产或绝产的主要内在因素。研究发现,0-400 cm 土层中杏园土壤质量含水量(12.76%)较农田(17.66%)减少了 26.49%,同时杏树显著消耗深层土壤水分,且0-60 cm 土层中杏园土壤有机质(6.93 g·kg-1)、全氮(0.51 g·kg-1)、碱解氮(40.57 mg·kg-1)和速效磷(5.61 mg·kg-1)含量也处于亏缺状态,该区域的土壤水肥状况已难以满足杏树正常生长需求。因此,该地区应该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逆能力。(2)在相同深度土层,宁南山区杏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低于农田,而全磷含量高于农田。杏园土壤碳氮比(7.89-8.08)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碳磷比(5.95-6.47)和土壤氮磷比(0.73-0.82)远低于中国土壤平均值(61.00和5.20),表明宁南山区杏园土壤全磷含量相对较高。叶片氮磷比和根系氮磷比分别为25.93(>14)和8.06(<14),表明该地区杏树叶片生长主要受到磷的限制,根系生长主要受到氮的限制。(3)2018年3~8月和2019年5~8月,与对照相比,不同地面调控措施都降低了 0-40 cm 土层土壤日均温,其中灌水+秸秆覆盖的土壤日均温度最低,且在2018年3~5月,秸秆覆盖的土壤温度比地布覆盖的低。而2018年12月~2019年2月,不同地面调控措施0-20 cm 土层土壤日均温度都高于对照,地布覆盖0-20 cm 土层温度高于秸秆覆盖。2018-2019年两年间,各地面调控措施都提高了土壤储水量,其中地布覆盖的土壤储水量高于秸秆覆盖,但灌水+秸秆覆盖的土壤储水量高于灌水+地布覆盖。(4)地布覆盖、秸秆覆盖和灌水+秸秆覆盖均延迟了红梅杏的开花期,地布覆盖和秸秆覆盖的红梅杏开花期延迟了 1天。灌水和灌水+地布覆盖对红梅杏开花期无明显延迟效果,但花期延长了 2天。灌水+秸秆覆盖的红梅杏开花期延迟了 2天,花期延长了2天。与对照相比,各地面调控措施均提高了树势,提高了红梅杏完全花比例和坐果率。灌水与覆盖相结合对提高坐果率的影响高于单一覆盖和单一灌水。(5)不同地面调控措施均提高了红梅杏果实品质和产量。对红梅杏外观品质的影响表现为灌水的效果优于非灌水。不同地面调控措施均提高了红梅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灌水+秸秆覆盖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且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 34.51%。而且灌水+秸秆覆盖提高了树势,单果重和产量效果比对照分别提高了 3.59 g和5.02 kg·株-1。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在被动适应世界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历史过程中,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时代需要促成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21世纪,在主动参与和引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的播扬。“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趋势、时代格局和未来走向的深刻把握,更有力回应了对于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争论与非议,清晰指明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体建设的中华民族的建构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质言之,作为中国共产党民族话语体系核心概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间隔破裂作为自然界及工程材料中一种常见的破裂现象,在层状材料中主要表现为平行的二维等间距裂纹和网状的三维等空间裂纹。其普遍存在于不同材料、不同尺度、不同几何形状
近年来,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工作逐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始终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有助于推动社会主流价值观在青年中的传播,有助于营造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更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进入2
淡水鱼前处理设备在处理鱼体时,一般得将鱼体按照一定的头尾与腹背朝向送入设备,目前主要采用人工进行,具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定向设备缺乏等问题。本文结合淡水鱼工厂化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重型乙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4例诊断重型或极重型乙脑患儿进行为期6月的回顾性研究,IVIG组和对照组各62例。分别在IVIG后3天,1周,2周,3周进行药物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的评估,并在病程6月评估预后。结果:(1)IVIG组在治疗各阶段(1周、2周、3周)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P<0.0
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钠离子电池因钠储量丰富且储能机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望成为下一代低成本电化学储能系统。然而相对于具有高储钠特性的负极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节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截止目前,我国建筑总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比重已达21%,而在建筑能耗中,公共建筑能耗约占30.4%,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同时,单从电网侧分析用电情况,只能被动分配电网电能使用,不能充分做到电能合理利用和分配,而加强电力需求侧负荷管理,可以更好地优化电力负荷的调节方案。因此有效判断建筑实际用电情况、减少公共建
21世纪以来,人类对地下空间的开发越发趋多,地下工程施工时常会发生岩爆,特别是我国西南地区,由于板块挤压,地应力高,大埋深隧道、矿井及地下厂房会出现岩爆现象,对施工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岩爆对施工安全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极高重视,需要对岩爆机理、预测及防治深入研究,保证各地下工程安全施工顺利进行。论文在充分收集既有的水电站、隧道及矿洞相关岩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依托工程监测数据,构建Access数
甘蔗(Saccharum spp.hybrids.)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同时它还能被用来制造乙醇,因此也是潜在的能源作物。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甘
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具有卓越的光电特性,其太阳电池(PSCs)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已媲美传统的晶硅太阳电池。但要实现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存在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常用的有机空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