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是微波成像中非常成熟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由于其可进行大范围动态同步和快速观测,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灾害监测、海洋观测、资源勘探、精细农业、地质测绘等方面。近年来,人们对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宽的距离测绘带,更高的方位分辨率成为新时代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趋势,而传统的单天线合成孔径雷达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高空间分辨率、宽距离测绘带的成像需求。因此,研究能够满足这一成像需求的新体制合成孔径雷达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对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以及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阐述。随后建立了传统单天线合成孔径雷达的回波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线性变标成像算法的仿真过程。接着详细分析了单孔径系统的的局限性,针对该局限性给出了基于相位中心偏移天线技术的新体制合成孔径雷达。这种技术采用收发分置天线,并在雷达的方位向安置多个接收孔径,各个孔径的相位中心相对于发射孔径有所偏移,所有接收孔径独立接收回波信号。通过适当的调整相位中心间距,该系统就可以获得额外的自由度,从而使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成为可能。然而,这种技术要求合成孔径雷达的系统参数满足严格的限定关系,否则将使回波的方位向数据出现非均匀采样,从而不能直接使用传统成像算法对其进行成像处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用多通道重构算法来对回波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校正方位向非均匀采样,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技术和算法对实现高分辨宽测绘带成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