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契约管制理论与实践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aox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契约自由和契约管制的历史演进上看,契约管制的崛起和契约自由的衰落是并立而行的。契约管制最初在合同法中表现为对缔约形式方面自由之限制和对缔约内容方面自由之限制。对缔约形式方面自由之限制体现为格式契约的出现和缔约形式主义的产生;约内容方面自由之限制则体现为强制缔约制度的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客观解释原则的适用和契约中社会因素的加强等。而从实践来看,契约管制在国内外其他领域中也都有一个兴起和发展的过程,基本上都经历了首先在垄断行业适用,然后逐渐拓展到劳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方面。由于契约管制是对本来属于私法范畴的合同给予一种来自公法的约束,实质上是对私权利进行限制,因此,找到据以对契约进行管制的理论依据是非常必要的。而经济学上的国家干预理论、法学上法律父爱主义理论、法哲学上形式公正和实质公正理论为契约管制的理论展开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发达国家住房租赁契约管制的产生和发展中,城市化所引起的住房供求矛盾成为住房租赁契约管制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住房矛盾加剧是促使这些国家对住房租赁采取管制措施的强大动力;社会化思潮所引起的所有权和租赁领域内的社会化则是促进住房租赁契约管制的理论渊源。考察国外住房租赁契约管制的具体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私法制度和公法制度,如买卖不破租赁、优先购买权、解约限制、租金控制、房屋租赁登记等主要建构在民法体系上的制度,还有租金管制、适住性管制、解约管制、押金管制等主要体现为管制法的制度。这些制度由于管制手段和效果上的差异,因而有互相借鉴和融合的必要。通过对大陆法系以契约法为主的住房租赁法律制度和英美法系以管制法为主的住房租赁法律制度的比较考察,可以看出大陆法系住房租赁法律制度主要沿袭大陆法系的民法传统,受权利平等、契约自由等理念影响深厚,住房租赁法律制度体系大部分建构在合同法的体例之上,形成以私法为主、公法为辅的制度格局;而英美法系住房租赁法律制度由于受承租人优位和“福利之邦”的社会本位理念的影响,则形成了以管制法为主的住房租赁法律制度体系。由于受传统私法理论的禁锢和任意法强制力不足的约束,大陆法系住房租赁法律体系的实践效果差强人意,这使其在“契约”的基础上融入英美法系住房租赁法律体系中的“管制”因素成为迫切需要,而两大法系基于经济一体化所生发的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的法律价值取向为两大法系住房租赁法律制度中“契约”和“管制”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对住房租赁契约管制进行一般的理论基础构造,应当以自由、正义、秩序、效率为其价值选择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对公民住宅权保护原则、坚持社会本位理念原则、坚持效益均衡原则、适住性原则和对承租人保护原则为主体的原则体系。而在此一般理论基础上对我国近现代住房租赁法律控制制度的考察,我们发现我国现行住房租赁法律制度延续了大陆法系以合同法为主体的住房租赁法律控制的特点,虽然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但毕竟为我国形成契约管制理论下的住房租赁法律奠定了生成基础;而对住房租赁社会经济效果的需求、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我国实施住房租赁管制的法律和物理障碍为契约管制在我国住房租赁领域的法律展开提出了必要性。在住房租赁契约管制理论下,我国的住房租赁法律制度可以突破大陆法系传统民法中契约自由原则、所有权绝对原则、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平等原则、债的相对性原理等原则和理论的束缚,建构新型的住房租赁契约管制制度。契约管制理论下我国住房租赁法律控制应当以对承租人保护为其立法宗旨、以公私结合为其法律性质特点,并形成以适住性管制、租金管制、解约管制、押金管制、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群租管制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制度体系。
其他文献
城市群作为当今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的主力军,受到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高度地关注。自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第一次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力军,一直到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正式提出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主体形态,城市群当之无愧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中坚力量。研究表明,有竞争力的城市群,应当是有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在这个层级结构内拥有一个“等级—规模”排序的城市集,而不是一群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全面步入新常态,资源禀赋结构的转换和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使得要素驱动型的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成为中国重塑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必然要求。中国政府不断提高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补贴力度,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尽管理论上认为政府应该对企业创新进行补贴,以缓解创新活动的资金大、风险高、周期长及技术溢出带来的收益损失等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关于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效果的争论却从未停
学位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以网上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电子支付体系在中国不断普及和发展,这推动了中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提升了中国流通领域的效率,也为整个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3年下半年,随着“余额宝”的迅猛发展,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等模式各异的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也出现爆发式发展,成为业界、学界,以及金融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随后几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维持强劲发展势头,各业务模式
学位
在长三角地区大力推进创意城市建设和经济转型背景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源泉。本文从提升城市经济转型能力的角度深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问题,在研究内容方面,突破以单体城市而是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通过规范分析、定性分析、实证分析,构建不同计量模型检验文化创意产业对长三角地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结构调整以及空间结构调整的具体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应用意
学位
元结乃盛唐至中唐转折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元结与中唐文学的关系及其影响,最终总结出元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一,对元结生平与思想进行系统化的探讨,从中得出新的认识。本论文第一章通过对元结的生平和文学创作的考察,深入探讨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元结的影响,并以此进一步勾勒其性格特点。同时,第一章也探讨元结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此一时期文学发展的趋势。其二,对中唐文学研究进行新的开拓,
学位
薪酬契约是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其对公司高管行为的激励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不断爆出公司高管的天价薪酬引起了人们的质疑,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公司高管薪酬越来越高?由此引发了人们对高管薪酬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从公司内部出发,对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及高管薪酬、公司高管之间的薪酬差距、公司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另一些学者则从公司外部出发,研
学位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有许多绝望的人物,研究他们的绝望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思想,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家在描述人物绝望时提出的问题。在以往的研究论著中,已有许多学者关注到了陀氏小说中人物的绝望,但这些论著多是借助这些人物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没有反映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观念。另一方面,因为缺乏对这些人物的整体考察和研究,使得我们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解有些片面和绝对化。描写因
学位
迈克尔·昂达奇(1943—)是当代加拿大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至今,昂达奇共创作七部虚构类作品,《英国病人》令其成为首位荣膺布克文学奖的加拿大小说家,另外两部长篇小说,《安尼尔的鬼魂》与《遥望》,为其赢得总督文学奖、吉勒文学奖等诸多奖项,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与此同时,昂达奇也是加拿大最富争议的作家。他在小说中表现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自觉意识,究竟切断了其作品与历史、现实的关联,还是促
学位
分子纳米磁体因其符合磁性的双稳态模型(1和0二进制信息的稳定存储),在未来的高密度信息存储、分子自旋电子学和量子计算技术中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在设计单分子磁体的过程中,因为重稀土离子的较大自旋以及由于旋-轨耦合作用而导致的超强磁各向异性,使得其成为制备拥有优异性能的分子纳米磁体的理想选择。环形重稀土基分子磁体,特别是含有奇数个重稀土离子的环形分子磁体,更是因为体系中所含有的奇数电子,使其成为研究自
学位
不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是制约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根本因素。一方面,在政策引导下,低收入人群成为消费金融重点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由于低收入人群普遍缺乏信贷记录,消费金融从业机构必须通过“替代数据”考察其信用状况。这些“替代数据”数据量大、种类丰富、实时性强,具有很高的挖掘价值,是典型意义上的大数据。大数据与征信天然地具有联系,大数据处理流程与征信流程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使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