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c-Met、CD105在卵巢浆液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2.了解c-Met、CD105与卵巢浆液性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卵巢浆液性腺癌浸润转移的影响;3.研究c-Met蛋白表达与CD105MVD代表的卵巢浆液性腺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卵巢浆液性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为治疗和预后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方法1.研究对象:选用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手术治疗的卵巢浆液性腺癌、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及良性浆液性囊腺瘤的石蜡包埋组织共95例,其中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28例,低级别浆液性腺癌21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5例,良性浆液性囊腺瘤21例。2.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理学分型、FIGO分期、瓮腔或/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腹水肿瘤细胞学性质、残余癌灶大小、p53免疫组化、术前血清CA125、CA19-9及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水平等。3.指标测定:对研究对象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处理,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c-Met蛋白及CD105表达情况进行测定。结果1.c-Met蛋白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低级别浆液性腺癌、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及良性浆液性囊腺瘤这四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3%、76.2%、56.0%及52.4%。c-Met在低级别浆液性腺癌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高级别浆液性腺癌,差异有统计学(P<0.01),与良性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浆液性腺癌与良性、交界性囊腺瘤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05MVD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低级别浆液性腺癌、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及良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中分别为12.9±4.7、5.4±1.5、3.8±2.0及1.0±1.3,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明显高于低级别浆液性腺癌、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及良性浆液性囊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级别浆液性腺癌高于良性肿瘤组(P<0.01),与交界性囊腺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高于良性肿瘤组(P<0.01)。2.c-Met蛋白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及腹水肿瘤细胞学性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05MVD在卵巢浆液性腺癌FIGO分期、组织学类型、盆腔或/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残余癌灶大小及术前血清HE4水平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c-Met蛋白表达与CD105MVD无相关性(P>0.05)结论1.c-Met蛋白表达不论细胞有无异型,c-Met均与细胞的增殖有关;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c-Met在低级别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级别组,在腹水肿瘤细胞学阴性组阳性表达率高于腹水肿瘤细胞学阳性组;CD105表达随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增加而逐渐增加;与卵巢浆液性腺癌FIGO分期、病理学分型、盆腔或/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残余癌灶大小密切相关,提示它们可能参与卵巢浆液性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是卵巢癌细胞恶性转化和转移的重要分子机制。2.c-Met蛋白与CD105MVD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无相关性,说明有不依赖c-Met的血管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