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经营状况关乎银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其中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其中一队突起的异军,规模逐渐壮大,影响力逐渐增强,现已成为继五大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后我国银行业的第三梯队1。商业银行要实现可持续经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是关键,这就具体体现在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上。为了应对金融市场激烈的竞争,银行必须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经营效率来实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标。截至2013年12月末,我国共有146家城市商业银行,其总资产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仍然显得相对薄弱,中部六省21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力量更是急需增强。针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方法单一且区域化研究较少的问题,论文采用DEA-Tobit二阶段法对中部六省9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一阶段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超效率CCR模型,定义投入指标为员工人数、固定资产和存款总额,定义产出指标为贷款、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通过分析9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得出5家银行为DEA有效,4家银行的评价结果为DEA无效。再对非DEA有效的银行进行投影分析,发现其投入指标均出现冗余。第二阶段采用Tobit模型对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人均营业费用、存贷比和资本充足率为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人均营业费用和存贷比与银行经营效率成负相关,资本充足率与银行经营效率成正相关。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为中部六省城市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率提出了建议。论文采用DEA-Tobit二阶段分析法研究了我国中部六省9家城市商业银行2012年的经营效率,其中着重对非有效评价的调控进行投影分析。投影值一方面能指导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还能挖掘出银行的未来发展潜力,对提出提高银行效率的建议和措施具有辅助决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