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和投资活动作为现代企业两项基本的财务活动,一直是财务学和企业理论研究的重点,其中就有很多学者研究企业的负债融资与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集中于负债规模及负债期限结构与投资行为的关系,却很少涉及负债来源结构尤其是短期负债结构的比例关系,在当前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负债治理作用失效,短期负债又占主导地位的现状下,仅研究负债规模和负债期限结构是不够的,因为短期负债结构也会引起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问题。因此,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短期负债结构与投资行为的关系,对进一步完善资本结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负债及其期限、来源结构与投资行为关系的相关文献后,以我国2002-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验证短期负债结构与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关系,其中非效率投资行为借鉴Richardson(2006)残差度量模型来界定,并引入销售收入、自由现金流和托宾Q值三个控制变量以及时间和行业虚拟变量,然后再从股权性质角度分析短期负债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差异,最后通过稳健性检验来进一步验证假设。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现象并存,其中投资不足企业数量多于过度投资企业,但过度投资程度比投资不足更严重;过度投资组中,短期借款和商业信用与过度投资均为负相关关系,即能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且无论是在总样本还是在不同股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商业信用所表现出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些,相比于国有上市公司,短期借款和商业信用对非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略胜一筹;投资不足组中,短期借款和商业信用与投资不足均为正相关关系,即能加剧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行为,且无论是在总样本还是在不同股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商业信用所表现出的加剧作用更显著,相比于国有上市公司,短期借款和商业信用对非国有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加剧作用更严重些。通过以上分析,本文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短期负债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减少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降低股权集中度;(2)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银行的相机治理机制;(3)加强上市公司商业信用管理,降低信用危机;(4)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5)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护债权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