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力图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直接灌输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建构。概念是掌握知识的基础,是学好生物的必要前提,而生物科学史是人类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历史,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之一,将生物科学史与概念教学相结合,通过生物科学史呈现概念的由来及发展,可以使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概念,有利于概念体系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锻炼学生思维。本论文以景德镇地区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教师用生物科学史进行概念教学的整体情况,再进一步比较分析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教师运用生物科学史进行概念教学的情况,并设计学生问卷,从侧面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并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得到以下调查结果:从整体上看,教师将生物科学史应用于概念教学的整体状况并不是非常理想。大多数教师对生物科学史没有完全利用,并且对其价值的认识有点片面,重视概念在高中生物中的地位,但教师概念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认同生物科学史有助于概念教学,但教师使用率低,生物科学史不是教师进行概念教学的主要方法。从整体上看,学生对生物科学史应用于概念教学的态度积极。大多数学生对生物科学史的兴趣浓厚,认为学好生物概念是重要的,但学生概念学习情况一般。大部分学生都希望了解概念形成过程,对生物知识的由来比较感兴趣。对不同中学进行比较,教师方面,重点中学教师更重视生物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但选择采用习题练习方式进行概念教学的最多,并且更会忽略课本中作为小资料的生物科学史,更少利用课外生物科学史。学生方面,与普通中学相比,重点中学学生对生物科学史的态度更好,对概念重视程度更高,重点中学学生认为生物科学史与概念学习之间没有关系的更多。对不同班级进行比较,与普通班相比,素质班学生对生物科学史的态度更好,素质班的教师讲过更多的课外生物科学史,且素质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更好。结合以上研究结果,文章最后就如何促进生物科学史更好地应用到概念教学中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培训增加教师生物科学史知识,出版生物科学史相关读物,丰富课程资源;教师要对生物科学史进行再创造,理清概念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构概念,认清外在因素,改变观念;在教学中,要将生物科学史融入到课堂中,明确利用生物科学史的用意,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呈现生物科学史。以促进教师更好的利用生物科学史进行概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