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各行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职学生高度的自我认同感和强烈的学习热情是实现中职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本研究在回顾国内外自我认同和学习倦怠相关研究基础上,采用《青少年自我认同量表》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江苏省如皋市某中等专业学校的就业班和对口单招班两种班级模式的各年级学生共487名做了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对数据进行了处理。研究者又与11位教师和16位学生进行了访谈,在中职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方面,获得了丰富资料。经过深入分析和探讨,本研究得出中职学生自我认同和学习倦怠的现状与应对策略两方面的结论:其一,中职学生自我认同和学习倦怠的现状1.中职学生的自我认同得分普遍偏低,且在不同班级模式、年级、性别和专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中职学生的学习倦怠得分普遍偏高,且在不同班级模式、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中职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学习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我认同对学习倦怠的预测效果达到显著水平,自我认同水平能够较显著的影响学习倦怠的程度。其二,改善中职学生自我认同和学习倦怠的应对策略1.社会层面——国家从宏观上加大宣传和投入的力度,优化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即,国家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高中职学校、中职学生、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监管制度;提升中职学历,改变低学历状况;净化社会就业环境,改善中职就业市场。2.学校层面——学校要改善教育教学,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即,学校要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学生管理,丰富教育教学内容。3.学生层面——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优化学生的心理机制。即,教师要帮助学生改变自身观念;学生要认清自己,认清现实;学生要树立学习信心;改变归因方式;营造积极良好健康的同伴关系。4.家庭层面——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帮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理念,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优化家庭环境;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