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园林绿化中多年生宿根类地被植物应用广泛,地被植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丰富园林景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河北坝上地区为代表,面对高寒区城镇绿化中地被植物匾乏,绿期短、花季集中于夏季,春秋无花,以及冬春季节地面裸露导致起沙扬尘等问题,在调研分析华北高寒区典型城市园林植物应用现状与存在的具体问题基础上,于2008年5月,由保定市安国县引入张北试验站单瓣芍药(Paeonia lactiflora)、重瓣芍药(Paeonia lactiflora)、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middendorffii)、金娃娃萱草(Hemerocallis fuava)、荷兰菊(Aster novi-belgii L.)、八宝景天(Sedum spectabile)、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玉簪(Hosta plantaginea)、桔梗(Platycodon grandiforus)等9种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重点观测了引种植物在华北高寒区的生长发育特征,分析比较了引种植物的抗寒适生能力,进一步以坝上地区传统城市园林绿化常用地被植物为对照,进行了区域可选地被植物的应用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对华北高寒区典型城镇应用园林植物的调研表明,区域城市园林绿化采用植物约57种,分布于21科。各类绿地乔、灌、地被植物的面积比例为52.3%、16.0%和31.7%,乔木应用普遍,花灌木和地被配植比例偏低,形成以乔木为主的寡层片园林景观结构。河北坝上城市中道路、企事业单位的绿地率与绿化覆盖度接近国家最低标准,居民区低于国家标准达21.6和5.0个百分点,成为影响市民城市绿化满意度的主要方面。限于高寒气候,区域植被绿期只有110~140 d,花季3个半月;冬春季节植被覆盖度降至5%~12%。区域地被植物匮乏,直接影响了城市景观质量,减弱了固土减尘、保护环境的生态效果。2.通过对引种的9种地被植物材料在试验地近两年的生长发育观察,表明所引地被植物在露地栽培下均可以正常地生长,并表现出了较好的观赏性状,其物候期比引种地安国晚约35~60d。根据坝上高寒区气候特征,所引种植物中有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等不同类型,且绿期长、覆盖能力强。所引9种地被植物对高寒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很强,均表现初了良好的抗旱和抗寒性,在田间管理比较粗放的条件下,冬季不覆盖或简易覆盖即可顺利度过。3.通过对9种地被植物在华北高寒区自然生长条件下的越冬性与生育形态观测,及人工低温胁迫下根系抗寒生理指标变化与株体生长恢复验证研究,结果表明,0~-18℃低温处理过程中,9种地被植物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18℃~-36℃处理过程中,桔梗、金娃娃萱草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仍保持上升而后再下降,而玉簪、荷兰菊、百合则呈持续下降趋势。结合越冬性与低温胁迫下株体恢复生长性状判断,9种地被植物在华北高寒区均可良好越冬,其抗寒能力依次为桔梗>金娃娃萱草>大花萱草>单瓣芍药>重瓣芍药>八宝景天>玉簪>荷兰菊>百合。4.以地被植物生长发育特性与抗寒性为基础,结合区域特殊生境下的地被植物绿期、花季、生态等需求,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坝上高寒区可选地被植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应用质量评价。根据综合指数值,将20种地被植物的应用质量价值分为4个等级。第一等级包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如单瓣芍药、重瓣芍药、大花萱草、金娃娃萱草、八宝景天、蜀葵等,可作为华北高寒区最佳地被植物,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第二等级地被植物包括多年生宿根草本和可自播繁衍的一、二年生草花类,如荷兰菊、桔梗、百合、虞美人、波斯菊等,该等级可作为区域骨干型植物推广应用。第三等级地被植物以一、二年生草花为主,如万寿菊、矮牵牛、石竹等。第四等级地被植物主要是一、二年生人工越冬或育苗移栽类草花,如一串红、金盏菊、孔雀草、唐菖蒲、大丽花等,因其绿化成本较高,该等级可作为点缀型植物应用于节假日摆花、花坛,以及小面积的高档次游憩区应用。通过对区域可选地被植物的质量应用分级,为其在华北高寒区园林绿化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