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牦牛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能在高寒、低氧、强紫外线等极端环境条件下生存,在当地畜牧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低氧适应性受多基因、多通路级联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牦牛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能在高寒、低氧、强紫外线等极端环境条件下生存,在当地畜牧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低氧适应性受多基因、多通路级联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调控过程。其中基因组DNA甲基化可以通过调节相关基因与转录因子结合以及改变染色质结构来调节基因的表达。本研究选取类乌齐牦牛和西藏黄牛为研究对象,绘制牦牛肺脏组织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图谱,分析牦牛与西藏黄牛间的DNA甲基化差异;探究牦牛和西藏黄牛各组织中表观修饰酶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如下:1.对类乌齐牦牛和西藏黄牛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序,共得到原始数据517.44 Gb。从全基因组角度绘制了牦牛的甲基化图谱,显示CG序列甲基化水平最高,远高于CHH和CHG类型,甲基化模式以CG类型为主,且外显子为甲基化水平最髙的功能元件。2.共筛选出127 726个差异性甲基化区域(DMR),与西藏黄牛相比,类乌齐牦牛的DMR相关基因多为低甲基化模式。对启动子DMR相关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发现DMR相关基因主要富集在金属离子结合、ATP结合、Ca离子结合、转录DNA模板和蛋白水解等14条GO条目中;对显著差异DMR相关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DMR相关基因富集于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谷氨酸能突触、HIF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等与免疫应答、神经调节、能量代谢和信号转导相关的159条通路。3.在类乌齐牦牛和西藏黄牛中,HDAC1和DNMT3B基因在肺脏、心脏、肝脏和肾脏中表达量较高;KDM3A和DNMT1基因肺脏和心脏的表达量较高,而DNMT3A在心脏中的表达量较高;DNMT1、DNMT3A和DNMT3B在小脑、下丘脑和大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可能与保护脑部因低氧而受损伤有关。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牦牛低氧适应的表观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今后研究低氧适应性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之一。
其他文献
中石化塔河油田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储集空间以孔洞、裂缝和溶洞为主,孔喉间主要渗流通道为裂缝。但高渗透的裂缝导致采油井出水严重,注入水难以波及到高含油的储层,导致
滇东南富宁地区位于右江盆地西南侧,岩浆活动较为强烈,大面积分布基性侵入岩,分为早期辉绿岩、辉长辉绿岩(半瓦型)和晚期辉绿岩、辉长苏长岩(安定型)。其中,“半瓦型”辉绿岩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科技园得到大力发展。在现代农业科技园发展的过程中,园区植物景观规划出现诸多问题。本研究以南京翠谷现代农业科技园为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深层成像模式(enhanced depth imaging 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测量并分析不同分期萎缩性黄斑病变脉络膜厚度
苯甲腈(BT)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有机合成中间体。本文提出了以苯甲醛(BD)和离子液体型羟胺盐为原料一步合成BT这一绿色工艺路线,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锌盐为催
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生活水平的提高确带来许多疾病。研究表明,脑卒中的发病人群变得越来越年轻化,而脑卒中致死致残率较高,
光合作用是指藻类、光合细菌和陆生植物等吸收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与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捕获光能,释放氧气,用以供给地球上的生命。在高等植物中,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类囊体膜上分布着许多参与光合作用的大分子蛋白复合物,这些蛋白复合物分别为光系统II(PSII)、Cyt b6f、光系统I(PSI)和ATP合酶等,它们协同合作,高度有序,分别行使着各自的功能,以完成光合作用这一高度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的深入研究,本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领域知识的表示以及共享。如何将本体应用于医学领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将构建的本体应用在知识共享以及查询上,针对医学本体知识辅助推理的应用研究较少。妊娠糖尿病是我国孕妇较为多发的高危症状,国内针对糖尿病领域本体的研究应用还处在初步阶段。产科医生在诊断过程一般都是根据相关指南再结合临床经验来进行判断,这种诊断方式较依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有所提高,但是近些年一些疾病仍然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糖尿病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于糖尿病是一个长期的患病过程,这就使得糖尿病的治疗成为了一个漫长的家庭经济负担。糖尿病之所以成为危害家庭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疾病,是因为这种疾病知晓率低,治疗的概率低,并且控制的概率也非常低下。因此基于这种状况,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席贾伟平呼吁我国的全体国民都应该引起对糖尿病的重视,在日常生
背景:Th17、Treg在临床中的作用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比如在风湿、免疫,肿瘤,心血管等,在慢性肝病中研究也很多,但主要在病毒性肝炎等方面以及动物实验中,而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方面研究报道很少。与其他代谢性疾病一样,饮食限制和定期体育锻炼方面的生活方式改变是治疗NAFLD的基础,但仍然需要药物治疗。在目前可用的药物中,有不少指南推荐,维生素E和吡格列酮可以作为非酒精脂肪肝炎(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