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私募股权投资(PE)作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选择投资、项目管理、资本增值退出,是私募股权投资的三大环节,站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目标不同于企业家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而是出售企业,收回投资最终获取利润,并进入下一个投资周期。因此,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能否实现增值并顺利退出是衡量投资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准,对其今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本文着眼于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并以IPO退出为切入点,研究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的影响因素,以此找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的特点并提出建议。首先,本文对不同的退出方式做了总结和比较,以此引出讨论主题,接着对相关文献做了回顾和总结,将影响私募股权退出的因素归类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特征、被投企业特征、交易合约和外部环境这四个方面;其次,本文运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了考察,一方面运用我国相关数据,通过统计性描述和建立二元选择模型,实证研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特征、被投企业特征和外部环境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对IPO退出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理论模型,理论研究交易合约对退出方式的影响,发现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退出除了拥有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共性,也有具有本国的特性,比如对IPO退出方式亲睐有加,退出方式较为单一,并且普遍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态;再次,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本国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应该沉下心来,克服浮躁的倾向,回复理性投资和理性退出,同时,我国应加快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私募股权的退出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