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听力学习策略调查量表的学习策略主要依据Rebecca Oxford(1990)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在分类和小项目上参考了O’Malley and Chamot(1990)及吴勇毅(2007)所做的听力学习策略调查研究的量表并结合了预调查、访谈了解的缅甸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对101名中级汉语水平的缅甸留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利用了SPSS(22.0版)进行研究统计、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本文将数据结果按照O’Malley and Chamot(1990)的听力学习策略分类理论,对总体及每一项听力学习策略与不同个体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分析。(1)中级汉语水平的缅甸留学生总体情况来看,缅甸留学生在进行汉语听力学习时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处于中等水平。且缅甸留学生对三大类听力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差异不大,三大类学习策略按平均数的大小排序由高至低为:社会/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2)在昆中级汉语水平的缅甸留学生使用最多的听力学习策略是社会情感策略,缅甸留学生在听力学习过程中使用率最高的策略小项目是功能操练和鼓励/情绪调节的策略。(3)在三大类学习策略中,元认知策略是使用频率最低的,缅甸留学生对自己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的监控和评估等较少,应该加强通过总结与反思来提高汉语水平的元认知策略的意识培养。(4)本研究的结果发现,性别、华裔非华裔、家庭社区语言环境、民族的个体因素均会对缅甸留学生的听力学习策略的1—3项有影响和差异关系。学习动机因素是与缅甸留学生听力学习策略最相关,有最多项相关性的个体因素,分别是记忆、预测、计划安排/设立目标、监控/评估、鼓励/情绪调节、提问、讨论及协作。对于上述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是通过潜移默化培养留学生情感的策略、培育发展不同类型缅甸留学生对汉语听力学习策略的使用、针对不同有个体差异的缅甸留学生“精准施策”等。希望以上研究和建议能够对相关领域的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