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部在2008年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10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规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理论上升到了一个新水平。行政事业内部控制在理论上有了更强有力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为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做出重要贡献。只有建立与企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保障,企业才能够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的现代化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在于使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得以发现并对其加以改进,从而全面推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创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控制环境。因而,优秀的内部控制系统对企业的持续稳定经营存在很大的意义,让内部控制的功能与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本文在深入分析评价对安徽烟草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对该公司的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进一步了解企业目前内部控制存在的通病,包括管理念陈旧、组织结构不全、企业文化不足、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控制活动不完善、信息沟通不畅通、监督力度不够等等。并在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之后,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加强业务风险点管控、重构控制活动、健全内外沟通机制、强化监督评价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来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从而增强我国企业未来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结合案例,通过对优化内控措施的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本论文的正文通过六大章节对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展开了研究。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本文选题的意义和背景,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后,构建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从而梳理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内部控制的理论概述:首先,界定了了内部控制的概念;然后,介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最后,阐述了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详细介绍安徽烟草公司内部控制案例,从概况到内部控制的现状,针对其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的运营情况进行了介绍。第四章是对安徽烟草公司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分别从五要素的方面对其进行阐述与分析。从而得出其内控环境薄弱、缺乏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预警机制、全员参与内控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行业配套法律规范不足、内控制度规范设计缺乏行业针对性、外部监督惩罚力度小等问题。第五章,总结前两章得出安徽烟草具体的内部控制改进措施: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优化组织结构及职责权限的分配、完善单位文化建设、建立良性的人力资源政策及绩效考评体系等;在内部风险控制方面,明确岗位职责,提高人员的风险意识,细化对业务风险点的控制;在重构内部控制活动方面,构建民主、专业、综合内控系统;在信息沟通方面,有机结合内部控制体系和信息系统和建立适应内部需求的财务信息体系;在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方面,赋予内部审计机构更强的独立性,设立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委员会等意见。第六章,研究结论和展望。基于案例分析的结果,本文希望通过对安徽烟草个案的研究,对企业内部控制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