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多年生三角梅伊丽莎白·安格斯(Bougainvillea glabra ‘ElizabethAngus’,俗称紫花三角梅)、晚霞(Bougainvillea×buttiana ‘Afterglow’,俗称橙红三角梅)和斑叶红衣女王(Bougainvillea×buttiana ‘Scarlet Queen Variegated’,俗称斑叶三角梅)为试材,测定了三角梅3个品种叶片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观察了三角梅3个品种在越冬期间的冻害等级,研究了三角梅3个品种在越冬期间的生理变化,探讨不同品种三角梅耐寒性的差异及机理;并以1年生斑叶三角梅扦插苗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SA、ABA、CaCl2处理对低温胁迫下三角梅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探究外源物质对三角梅幼苗耐寒性的调控机理,并确定最佳的外源物质处理浓度。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温处理1h,紫花、橙红、斑叶三角梅叶片的LT50分别为-3.48、-2.99、-2.37℃;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会使三角梅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升高;越冬期间三角梅3个品种的冻害等级为:橙红三角梅>斑叶三角梅>紫花三角梅。2.越冬期间,三角梅叶片的膜稳定性、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随气温的变化有规律的变化,与三角梅的耐寒性密切相关。紫花三角梅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和MDA含量最低,SOD、POD、CAT活性最高,可溶性蛋白质、糖含量最高,脯氨酸骤升时期最晚、含量最低,ABA含量最高,而GA3和IAA含量均低于其它两个品种,表明紫花三角梅的耐寒性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橙红三角梅的与之相反,耐寒性低于其它两个品种。3.50mg L-1、100mg L-1、150mg L-1的SA处理能够降低三角梅幼苗在短期低温胁迫下的电解质外渗率以及MDA的含量,提高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质、糖的含量,延迟脯氨酸骤升出现的时间并降低其含量,增加ABA的含量,并降低GA3和IAA的含量,当处理时间延长至48h时,100mg L-1的SA仍有显著效果。10mg L-1、20mg L-1、30mg L-1的ABA处理也能在短期胁迫内增强三角梅幼苗的耐寒性,但作用效果不及SA明显,最佳ABA处理浓度为20mg L-1。低浓度的CaCl2处理对三角梅幼苗的耐寒性有增强作用,但高浓度的CaCl2会降低三角梅幼苗膜系统的稳定性、保护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对三角梅幼苗的耐寒性有减弱作用,最佳的CaCl2处理浓度为1.0g 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