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区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道难题,也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地区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差异的研究,探寻一条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以解决“地区经济差异过大而阻碍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我国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地区经济差异现象,我国的经济按地域和经济水平可以划分为三部分:东、中、西部。中西部是东部经济发展的依托,更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中西部的发展,就没有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健康和稳定发展。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经济一直高速增长,中部和西部却因种种原因而相对于东部越来越落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若无有力的措施扭转局面,任其演变下去,超过一定限度,不仅会损害国家经济发展,更可能引起政局的动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到底有多大呢?其发展趋势如何?就此,已有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然而大多是定性分析或单纯进行一些地区间统计指标的对比分析。 本文根据区域经济理论,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对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安徽与江苏这两个地理相仿、人缘相近且相邻的省入手,在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省情和经济发展状况之后,认为可以将二者作为分析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象的代表。另外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这几个方面的基础上构建了分析地区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和江苏省1998年—2007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计算出两省10年来经济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价值并给出排名。结果表明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无论是从整体情况还是从发展速度上都无法与江苏相提并论,且安徽与江苏之间的差距逐年扩大的趋势仍然非常明显。同时为了更好地对主成分命名且分别分析影响两个省经济的主成分因素,还进行了因子分析。之后,对我们提炼出的影响两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找出造成两省之间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所在,并针对这些主要因素和在分析当中使用的各项经济指标提出了如何协调两省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对策建议。最后文章以江苏、安徽之间的地区经济差异为缩影,延伸到全国范围内,分析了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差异(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缩小全国范围内的地区经济差异的相关政策,并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