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与古代建筑的关系十分密切,建筑为文学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如以建筑命名的作品多如繁星,而文学名篇对于建筑来说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如文学作品可以使不知名的建筑在短时间内闻名天下,也可以使已经形成的建筑名胜进一步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甚而流芳百世。建筑与文学,可谓相得益彰,所以有“楼以文传,文以楼显”的说法。
中国文学与建筑的关系源远流长,《诗经》和《楚辞》中出现的建筑描写可视为文学对建筑描写的开端;汉魏六朝时期的赋,对建筑的描写更是蔚为大观;魏晋之后,建筑类作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主题;魏晋南北朝以后,由于建筑技术水平的发展,园林的世俗化、民间化,以及审美水平由“大而美”转变为“以小见大”,亭台楼阁普及兴盛,因此与亭台楼阁有关的作品也层出不穷;亭台楼阁类文学发展到宋代,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宋代人在摹写亭台楼阁与抒发自己感怀的结合上已有很娴熟的写作技巧,这种写作技巧源于对唐代文学的继承。翻开《全唐诗》、《全唐文》,可以发现不可胜数有关亭台楼阁的诗文,唐代的有关亭台楼阁的文学作品数量惊人,而且名篇络绎,这样一种文学现象不由得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对唐代的亭台楼阁文学进行系统论述,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梳理建筑学意义上的亭台楼阁,运用文本研究的基本方法,系统阐述了亭台楼阁的内涵、构型及其功能演进。第二章研究唐代亭台楼阁文学的总体特征,主要是唐代亭台楼阁文学的总体情况和分期。第三章研究唐代亭台楼阁文学的主题,这是全文的重点内容,通过亭台楼阁与风景之美、亭台楼阁与离情别绪、亭台楼阁与抒怀述志、亭台楼阁与咏史怀古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阐释。第四章介绍四种不同建筑样式的亭台楼阁,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对唐代的亭台楼阁文学有完整的把握,这四种建筑样式分别为:谢公亭、黄金台、岳阳楼、滕王阁。第五章总结亭台楼阁文学在文学史及建筑史上的社会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