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芒隐子草(Cleistengenes songorica)和条叶车前(Plantago lessingii)种子的萌发生态学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和条叶车前(Plantago lessingii)是我国西北荒漠草原的重要植物种,具优良饲用价值,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育具重要作用,而且无芒隐子草兼有优异的坪用性状.笔者对采收自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的萌发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萌发对温度、水分、光照、盐分和埋深的响应以及破除休眠的方法,取得以下主要结果:无芒隐子草鞘内小穗上着生的种子具有很高的生活力,其萌发温度幅较宽,在10~50/20℃温度区间,较高温度促进萌发.条叶车前种子萌发温度幅较窄,在10~30℃温度区间,较低温度促进其萌发.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分别为35/20℃变温和20℃恒温,在此条件下的发芽率分别达94﹪和61﹪.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属胚休眠类型,且休眠度较高,在20℃恒温时发芽率分别为74﹪和61﹪.35/20℃变温和0.02﹪~0.1﹪GA<,3>处理可分别有效破除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的休眠,发芽率分别达94﹪和100﹪.GA<,3>处理的条叶车前种子在萌发12~72h期间,其a-淀粉酶活性一直高于对照,其中以24h相差最大,是对照的11.3倍.两植物种子的发芽率随渗透势降低而呈直线下降趋势,但条叶车前较无芒隐子草下降缓慢.较黑暗条件比,光照可显著(P<0.05)提高两植物种子的发芽率,但培养箱内自然光照能满足供试种萌发对光的需求.两植物种子的发芽率与盐(NaCl)浓度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以条叶车前萌发较耐盐.发芽率(y)与盐浓度(x)的回归方程,无芒隐子草为y<,1>=-260.84x<,1>+95.8(r<2>=0.9618),条叶车前为y<,2>=-143.03x<,2>+56.7(r<2>=0.9769).较低的盐浓度(0.05 mol/L)可促进胚根生长,但随盐浓度增加,则抑制胚根生长.另一方面,盐对胚芽的生长则一直起抑制作用.当盐浓度为0.4mol/L时,两植物种子皆不能萌发.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的发芽率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在埋深为0.5cm时发芽率分别为59﹪和31﹪;埋深为1cm时发芽率皆为15﹪,而埋深≥2cm时两植物种均不能萌发.
其他文献
精矿过滤是整个选矿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几十年来,过滤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进展缓慢。近年由于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导致对固-液分离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为此,国外就
本研究应用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研究了不同的投饲量、饲喂频率及稀释率对人工瘤胃发酵的影响,以探讨该系统模拟瘤胃发酵所适宜的工作条件;通过测定不同比例动物油包被Met在双
本研究对目前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地区广泛推广的多叶型苜蓿品种和国内外具有优良性状的普通苜蓿品种为材料,进行了多叶型苜蓿生产性能、抗性、及遗传特性的详细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以AA肉鸡为试验对象,研究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HSPI)对肉鸡消化功能的影响,以及维生素E(VE)和硫辛酸(LA)的调控作用。论文由3个试验组成,结果如下:试验一研究HSPI对肉鸡消
本试验收集了西南区不同生境条件下的57份扁穗牛鞭草,从形态学和同工酶两个水平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对其中20份产量较高的材料进行生产性能评价,旨在筛选具有牧草潜力的牛鞭草种质资源,为培育新的牛鞭草品种提供原始材料和相应的理论依据。通过两年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1 扁穗牛鞭草的生境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大多生长在河边湿润地、稻田或湿润的农田上,少数也能生长在较干旱的山坡上。在西南区,扁穗牛鞭草
据常规嵌合体模型原理,利用具有“十全”特征的地方黑丝毛乌鸡,提出多表现型遗传标记嵌合体模型的概念,并应用于嵌合体检测;通过对囊胚的分离与消化、赤道面开窗、不换壳培养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