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视频编码器在DSP上的实现与优化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6685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各种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视频压缩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多媒体技术之一。最新的H.264/AVC视频压缩标准中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通过在空域、时域、变换域等采用各种手段来提高编码性能,能够适用于广播电视、视频存储、实时的视频监控和视频会议等领域。但是,由于H.264/AVC编码器的运算复杂度很高,因此,在具体的应用场合中采用该标准进行实时编码时,通常需要对编码器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一定的优化。DM642芯片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为了满足音视频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而开发的一款DSP芯片。该芯片不但集成了EMAC口、视频端口、音频端口、I2C等丰富的外设接口,提供全面的视频解决方案,而且提供了高性能的内部两级高速缓存硬件结构和指令集,能够满足运行H.264编码器的需求。本文通过对H.264标准中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DM642平台,对H.264编码器进行移植和优化。论文的主要工作为:首先,优化了H.264编码器中的UMHexagonS运动估计算法,实验证明,优化后的算法执行时间比原来平均减少了约15%以上。然后,通过对组成编码器的其他算法进行分析,利用高效的线性汇编或者内联函数改写了许多C语言代码,缩短了代码执行时间。同时,根据DM642芯片中两级高速缓存的工作特点,我们对编码器中代码和数据所占用的内存空间进行优化,采用了QDMA对视频数据进行调度,进一步提高了编码器的运行速度。通过各种优化措施,我们的编码器在运算复杂度和编码性能之间进行折衷,最后得到了一个满足课题要求的H.264编码器。测试结果表明,对于QCIF和CIF尺寸的视频,该编码器的编码速度基本可以满足视频监控的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多元化信息的膨胀,传统的通用搜索引擎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个性化信息检索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因而垂直搜索引擎应运而生。垂直搜索引擎是相对通用搜索
嵌入式系统被大量的用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在家用电器、工业控制、汽车、掌上设备中都有大规模应用。不同于传统的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目的更专一,因为嵌入式系统有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各个领域的数据库中积累了大量数据。如何从数据中获取为决策服务的有价值知识是人们所关注的。因此,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数据挖掘成为了一个
现代企业资源具有分布式、异构性、跨领域协同工作等特点。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业务的复杂性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许多信息系统的开发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性,不同时期构建的业务系统可能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和数据库技术。因而各个系统之间很难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和交互,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和协同业务开展的增多,“信息孤岛”式的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研制出一套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