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真法师佛教教学思想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真法师作为现代湖湘四大高僧之一、佛学大德,其潜研唯识,融通禅净、解行相应、倡导救心与救世统一的行谊值得称道,但学界对明真法师的佛教哲学思想却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立足于原著,对明真法师佛教哲学作较系统的梳理,以期较准确地把握明真法师佛学思想体系,并从中汲取有益于提升中国哲学辩证水平的思想养料。   明真佛教哲学是按照人生论、修行论和宇宙论来建构的。其人生论主要基于因缘果报论和形神论来阐述人的本质、人生真谛、人生解脱等内容,凸显救治“时代精神病”、成人、成身与成就美好世界的统一性:修持论主要阐述成佛可能性与转识成智的问题,论述明真法师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现实相应的修持法门,彰显其理性与非理性统一的特色;宇宙论重点介绍唯识学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和圆成实性三性关于世界万事万物生成的规律,彰显其从世界的相互联系来践行“人间佛教”、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的理念。归结起来,明真佛教哲学即是救治时代精神病、成人与成就世界相统一的人生观,理性与非理性统一、转识成智的修持观,人与自然、社会相和谐的宇宙发展观。最后通过明真法师融融哲学与世情、融佛教信仰于客观真理性的探索、寓成佛与救世的辩证思维,与倡导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禅宗泰斗虚云、佛学大家印顺相比较,肯定其达到时代所应有的高度。
其他文献
几乎是仅凭一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伊姆雷·拉卡托斯便跻身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四大巨头之列,足见该书所阐发的理论观点在西方科学哲学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在书中,拉卡
从2012年互联网+的概念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被首次提出,到2015年李克强总理对互联网+计划的提出,紧接着互联网+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互联网+计划已经成为国家战
中国传统女性在以“男尊女卑”为基调,以“三从四德”为主要内容的单向性道德压迫下,逐渐被物化和道德化,从而失去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主体意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激
学位
本文从区分强度性的量与广延性的量入手,从德勒兹的存在论的基础上探究“强度”概念和道家思想中的古代“气”概念之间的关系。西方的强势哲学传统以广延性的量来理解物质并以
作为西方美学中非常重要的美学范畴,崇高通常被西方学者看作优美的对立面,并对之进行研究。在西方美学史上,朗吉弩斯最早对崇高进行了理论研究;在之后的布瓦罗、伯克和康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