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否定看老子哲学的英语化——《道德经》三英译本否定式的语义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35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经》英译研究以译本批评赏析居多,评析之外多关注译本所用的翻译策略;翻译批评多半分析文本所涉的概念、语句或翻译技巧,很少从老子哲学本身出发建立文本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关联,进而发现英文为老子哲学解读提供新的可能的(即英语化)。  本文以老子哲学独特的否定性表述方法为切入口,选取《道德经》英译中三个著名的译本,通过对译本否定式的语义分析来揭示英语化的老子哲学。各位译者对否定性表述尽管处理不一,但总体看,每个译本的否定式都存在使用预设、情态和存在句结构的情况。本文逐一分析否定式的预设、情态和存在句结构的语义,探讨老子哲学解读的多重解读。  分析结果如下:(1)“p andyet not q”和“p without q”的预设表明老子哲学在英文世界解读不一——命题之间到底是对立的还是辩证的统一?(2)否定命题的形式是一般现在时还是情态的,嵌入否定的结构是存在句还是领属的,不同程度说明老子看待道、天地、圣人的立场或许不那么明朗,是客观的,也可能是主观的。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表明: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这里指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而这种精神环
《三四五区间的联姻》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著名女作家丽丝·莱辛后期创作的一部太空小说。此小说属于莱辛的科幻系列《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第二部,出版于198
隐喻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维和行为中。作为语言现象,隐喻是储藏,传承,发展文化的载体。颜色词感知是人类特有的认知活动,包括人们对颜色物理特性的
VB的程序员愈来愈多,如何才能掌握传统的数据结构知识?通过研究线性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和物理存储方式,实现Visual basic为基础的各种线性数据结构存储和基本算法.